近日,在相距约8000公里的北京和格拉斯哥举行的两场高级别会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尽管这两场会议的侧重点不同,但其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世纪乃至更远的未来全球数十亿人的命运。
根据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会后发表的公报,全会通过了有关中共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公报看出,决议回顾了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跨度很长;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公报也描绘了一条适应新时代特点,如何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未来发展之路。
由于一些西方媒体的误导,我原本对这份公报的预期不高,甚至担心它只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冗长叙述,以及陶醉在过去的功劳簿里。但事实完全相反,从公报看出,这次全会在总结过去百年奋斗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未来进行了清晰的、深入的思考,这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提升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得中共可以从方方面面获得充足的意见反馈。
从公报看出,中共中央重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事实上,中共中央的决议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次公报的内容,有助于中国高度发展、成熟的五年规划的实施。这些规划与过去发布的其他中共中央决议一起,制定目标并付诸实践,使得中国在几十年内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953年第一个五年规划启动时,中国人口超过5.83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54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如今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有14 亿人口,但人均 GDP 已经达到 1.05万美元。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共凭借强有力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策,使得超过7.5亿多人摆脱了贫困。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美国,中国人的识字率也高于美国。
因此,在民意调查中,中国人民对政府的评价远远高于美国民众对他们政府的评价。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即使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的日子里,因为政府抗疫有力,中国人民对政府的满意度不降反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去年底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消除了绝对贫困。现在,中共正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即在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从过分追求GDP的数量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明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综合安全、更美好环境的诉求也日益增加。因此,中国也需要理论创新,需要解决新时代矛盾的指导思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没有此类政策制定工具。在美国,最接近此类工具的是两个政党在总统选举前夕发布的政治纲领。民主党与共和党将这些“工具”拼凑在一起,作为营销材料,但在选举结束后的第二天可能就抛之脑后。
英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参考一下现任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如何决定是否支持英国“脱欧”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他写了两份完全相反的政策草案,在衡量了政治风向以确定哪一份对他自己更有利后,才做出了决定。
在同样混乱的氛围中,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那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科学家、环保活动家以及全球领导人和利益攸关者们,终于开始认识到,某种程度的环境破坏是无法逆转的。令人看到希望的消息是,中国和美国突然宣布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符合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希望世界大国能够共同努力,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灾难。
(作者系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哈维·佐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