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出版说明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习近平同志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将习近平同志的相关论述汇编为《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

本书收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稿共七十九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开发表。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二〇二二年一月


目录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〇一八年五月十八日)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十一日)

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生态条件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二〇一三年四月十日)

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四日)

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八日)

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布局

(二〇一三年七月三十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二〇一三年九月七日)

关于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九日)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〇二一年五月)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〇二一年八月)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〇一四年三月七日)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〇二一年八月)

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〇二一年八月)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三日)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〇二一年六月)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〇一九年四月)

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

(二〇一五年四月三日)

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〇二一年六月)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

(二〇一五年十月十八日)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经济相得益彰的脱贫致富路子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〇二一年六月)

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二〇一六年一月五日)

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八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〇二一年七月)

让大地山川绿起来

(二〇一六年四月五日)

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

(二〇一六年五月三十日)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要持之以恒

(二〇一六年七月二十日)

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

(二〇一六年八月十九日)

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从巴黎到杭州,应对气候变化在行动

(二〇一六年九月三日)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造林绿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〇一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致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的贺信

(二〇一七年六月七日)

致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的贺信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库布其治沙为国际社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中国经验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九日、二〇一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弘扬塞罕坝精神

(二〇一七年八月十四日)

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的贺信

(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一日)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八日)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二〇一八年二月——二〇二一年十月)

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日)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〇一八年四月)

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二〇一八年五月四日)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二〇一九年三月五日)

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二〇一九年六月)

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的贺信

(二〇一九年八月十九日)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二〇一九年九月十八日)

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的回信

(二〇二〇年一月六日)

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

(二〇二〇年四月三日)

生态文明这个旗帜必须高扬

(二〇二〇年四月十日)

心有国之大者,当好生态卫士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日——二十三日)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贡献

(二〇二〇年九月——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

(二〇二〇年九月三十日)

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四日)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的致辞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二日)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日)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二〇二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二〇二一年四月三十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二〇二一年五月十四日)

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二〇二一年十月十二日)

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二日)

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二〇二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