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喜迎党的二十大 > 特别推荐

贾高建:立足现阶段新的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作者:贾高建 |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1日 |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2022-11-01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一)

在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头,我们党召开了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分析了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各方面实际工作中去。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起步的。针对这一特殊实际,我们党制定并实施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在顺利完成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又提出要在 21世纪的头 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将其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由此便形成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今,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宣告完成。这一成就的取得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有任何的懈怠,因为还有新的、更艰巨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无疑需要付出更多、更艰苦的努力;我们应按照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展开并不断取得成功,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这一原则,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还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也同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实践中起到了根本指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如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也同样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条,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指导,确保我们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向前推进。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继续坚持,而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就必须立足现阶段新的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成果,是一个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思想体系;只有本着科学的态度,下气力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真正弄懂弄通这一理论,并将其正确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果只停留在表面,或者对马克思主义某些知识的一般性了解上,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甚至还会导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正确解读和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界广阔、知识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不下大气力、不下苦功夫是难以掌握真谛、融会贯通的。”应该说,长期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这方面工作还存在不足,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优良学风,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作出新的努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广博,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也应该从不同层次和方面共同展开。其中,最具基础性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亦即原理层面的研究,这方面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充分重视和加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加大经典著作编译力度”,“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入手,原原本本地弄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来龙去脉,吃透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在有关讨论中还存在不少争议和分歧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更加必要。与此同时,要把基本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的研究结合起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深入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力求全面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创立到今天,已经经历了 170多年的时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过时,对于当代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并没有改变。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但同时又要看到,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僵死和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正确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人类思想史上的各种认识成果,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这一观点也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在 19世纪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自己的理论创造的,他们所取得的也只能是当时条件下所能够取得的认识成果。而在历史已进入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当然不能停留在这些已有的成果上,而是要从现阶段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新的研究,促进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应该看到,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 19世纪时的人类文明尚处于工业时代的早期,那么我们今天不仅已经经历了成熟的工业文明,而且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信息时代。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关系形成新的格局。当代资本主义经过几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特征;而世界社会主义则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曲折实践,继而在总结和反思中开始了新的探索。这样一种宏大的时代背景,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要求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作出回应。而只有大力开展创新研究,拿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的成果来,才能适应这个新的要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保持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正在带领人民奋力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这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是一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的重大实践。如何解决这一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而只能从实际出发进行新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正是本着这样一种探索精神,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如今,要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继续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任务,就必须以更大的决心进一步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力求在各方面取得更多新的突破。而实践中的创新探索需要理论上的创新研究为引领,我们应密切关注新阶段上的新问题,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如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在新的阶段上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要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更是责无旁贷。我们应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主旨的专业团体,是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合作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研究会立足自己的职能定位,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包括持续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编辑出版《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支持本会所属的专家学者参与承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大项目。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中央的要求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工作部署,积极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研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开展,力求多出成果、出高质量的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原局长)

(来源:《党的文献》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