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喜迎党的二十大 > 特别推荐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作者:柯言 |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25日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25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要去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程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更加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实践。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与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联合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史和文献事业新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曲青山认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新局面,切实增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坚强决心。党的二十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航中国,科学擘画了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广泛汇聚了亿万人民创造伟力,对鼓舞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工作的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一是深刻领会和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二是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深刻领会和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四是深刻领会和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五是深刻领会和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结合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实践要求,迅速在党史文献部门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不断推动新时代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抓好学习培训,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切实抓好宣传宣介,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三是发挥专业优势,切实抓好研究阐释,把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清楚说明白;四是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抓好学用结合,把学习成效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推动老一辈革命家研究再上新台阶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副部长级) 张宏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催人奋进。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就是一代代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表明了我们党的理论自觉和成熟。作为研究老一辈革命家思想生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学术团体,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老一辈革命家研究再上新台阶,推动党史和文献事业开创新局面。一是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风范,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二是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方法,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科学方法指导;三是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有益经验借鉴;四是要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思想传统,当好党的“传经布道”人。

  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深化中共党史人物研究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副部长级) 张树军认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认识党的领袖人物对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而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研究党史人物,就要以研究党的领袖人物为重心。“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新时代推进党史人物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研究其核心要义,不断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真正把对“两个确立”的认同转化为推进党史人物研究的思想引领,转化为做好党史人物研究工作的实际行动。通过学习研究,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在这一创新理论指引下采取的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的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进一步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取得更大成绩。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研究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副部长级) 陈晋认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充满文化自信,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作品,是毛泽东思想形象化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高度融合的代表,是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型范例,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中华美学精神”的集中反映。传承和弘扬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诗词文化,对安顿个体心灵、涵养民族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引用毛泽东诗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毛泽东诗词蕴含着伟大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理性、情感、思维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乐观主义精神、英勇斗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容应对各种复杂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政治和文化价值更加彰显,发挥其涵养民族文化气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立足现阶段新的实践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原局长贾高建认为:党的二十大深刻分析了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新的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并将其贯彻到各方面实际工作中去。我们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推动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展开并不断取得成功,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如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也同样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条。而要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就必须立足现阶段新的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不足。在新的形势下,应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优良学风,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作出新的努力。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现阶段新的历史条件出发,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对世界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副院长吴德刚认为:党的二十大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百年大党再出发的新起点、里程碑,不仅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第一,党的二十大以崭新的科学理论贡献,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的里程碑,赋予科学社会主义崭新的时代内涵,彰显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创造。第二,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一步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蓬勃生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境界。第三,党的二十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高高树立起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第四,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宣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坚持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必将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新纪元。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