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 |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 来源:理论中国2024-04-01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2024年3月26日上午,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干部考察团到访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受曲青山院长委托,副院长、中央编译局局长季正聚会见考察团一行,并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座谈会。
曲青山院长高度重视考察团来访,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接待和交流工作,并在所著《中共二十大的一些基本情况》(中、英、阿三种文字对照版)一一亲笔签名,分别赠送给考察团成员。
考察团由法塔赫革命委员会委员巴萨姆·扎卡尔内率领,成员包括来自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巴勒斯坦、叙利亚、突尼斯、也门等10个阿拉伯国家的26位政党干部。
根据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干部考察团的提议,双方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理论座谈会。
季正聚代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座谈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凝聚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总结以往探索经验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进一步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季正聚向考察团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没有走已经行不通的西方国家现代化的老路,也避免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又跳出了“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和创新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是对传统现代化理论的超越。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实践表明,每个国家都应当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特点,自主探索文明进步的新路,更充分获得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主导权。
季正聚表示,中研院愿与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加强交流合作,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扎卡尔内在主旨发言中说,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钦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就像一条江河,不断汇入的支流使其向前奔涌、永不枯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据中国实际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体现。中国古语说:“爱人若爱其身”。中国秉持这一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世界打交道,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文明交流互鉴代替文明冲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对此高度赞赏。我们希望中国一直强大,因为中国的强大是世界和平的保障。
中央对外联络部三局局长焦志鑫在致辞中表示,通过重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史,我们进一步感受了真理的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是我们的共同责任。中国共产党愿与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一道加强理论创新方面的交流,相互借鉴治党治国经验,推动中阿友好合作,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杨明伟主持理论座谈会。
在交流研讨环节,中研院第一研究部主任王玉强,第二研究部主任李颖,第三研究部副主任沈路涛,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杰分别发言,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实践探索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情况。
李颖谈到,毛泽东同志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实际之“的”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正确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光辉典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为群众所掌握,一方面,将党的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另一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沈路涛谈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长期束缚我们的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摒弃极“左”路线的思想藩篱,持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不仅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也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王玉强谈到,我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班永杰谈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并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不久前发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内容、主要形式、保障和监督等作出全面规范,体现了学而思、思而悟、悟而行,将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等方面工作。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共产党总书记卡瓦·马哈茂德,毛里塔尼亚进步力量联盟副主席哈利鲁·达达和阿拉伯左翼论坛总协调员赛米尔·迪亚卜分别发言。
马哈茂德谈到,我们关注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概念,是顺应当前现代化发展的生产力,体现了数字、人工智能等领域各类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新质生产力不仅包括新的生产资料的大发展,也包括新的生产关系的塑造,这是一个值得世界各国共产党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
达达谈到,毛里塔尼亚进步力量联盟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经验中获益匪浅,比如在国际关系层面,我们进步力量联盟研究了中国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应当与谁联合、与谁斗争。受毛泽东同志《矛盾论》的启发,我们党提出“共和宪章”,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内部矛盾,应对外部挑战。
迪亚卜谈到,中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变革,有助于世界的安全和稳定。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都体现了中国为应对世界面临的危险、挑战和困难而提出的思想智慧和解题方法。
座谈会后,季正聚向考察团赠送了由曲青山院长亲笔签名的中英阿文对照版《中共二十大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中国共产党简史》阿拉伯文版等图书。
座谈开始前,考察团一行还参观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焦志鑫、杨明伟和信息资料馆副馆长陶永祥等陪同参观,并向考察团介绍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历程。扎卡尔内团长看后表示:“看到中国共产党建立专门陈列馆,把世界上的马恩重要理论著作进行系统展示,客观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功发展进程,详细记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这不仅为指引一代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提供了指引,也有助于激起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意志,促进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解放、发展和幸福。”考察团成员表示,阿拉伯国家左翼政党十分重视借鉴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念,几乎每个政党都设有专门研究部门,我们希望加强双方交流和研讨,将伟大思想运用到我们本国实践中。
参观结束后,扎卡尔内等考察团成员纷纷提笔留言,表示将积极推动中阿政党交流和文明互鉴。
中联部三局副局长余伟,中研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牟建君,对外合作交流局副局长刘强,以及第四研究部、第五研究部、第六研究部、机关党委等部门青年同志代表参加上述活动。
(理论中国网通讯员徐帜报道;摄影:刘刚 俞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