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动态

首届中塞文化交流论坛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作者:赵嘉政 |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1日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4-05-01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30日电(记者赵嘉政)首届中国和塞尔维亚文化交流论坛4月29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来自中塞两国的约50名专家学者、政府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中塞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中塞文明对话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塞人文交流新机遇。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汤达生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说,文化交流是中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两国专家学者、智库、高校作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

塞尔维亚政府助理秘书长尼科利奇致辞表示,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相信论坛将进一步加深两国的铁杆友谊,为将来更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力耕致辞说,中塞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文化交流领域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本次论坛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将为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添砖加瓦。

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诺维萨德大学教授拉利奇分享了过去10余年塞尔维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验,并表示未来塞中两国可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发言说,中塞文化产业合作有愿望、有基础、有空间,在出版、演出、软件服务等核心文化领域仍有较大贸易开展空间,应共同努力,推进双边文化贸易领域向深处发展。

塞尔维亚纪录片行业协会秘书长鲍里斯·米蒂奇表示,塞政府正积极推动塞尔维亚纪录片走进中国,目前塞中两国在纪录片方面的交流正不断走深走实。他认为,影视行业的交流将有助于为两国友好的政治关系赋予更多人文色彩,“这将展示我们两国的文化是如何在事实上和情感上都已紧紧相连,并且寻找更多连接点”。

诺维萨德文化中心网络主任维奥莱塔·杰尔科维奇至今还记得,2019年西安儿童艺术剧院的儿童剧《二十四个奶奶》在诺维萨德开演前,她和同事们很担心,塞尔维亚儿童通过翻译成塞语的字幕能不能看得明白,但结果让他们喜出望外。“连字幕都不重要,因为这部剧要表达的所有情感都通过艺术这种全人类共通的语言被表达出来,艺术和文化是人类共有的最原始的沟通方式,这也是它们的力量所在——增进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彼此理解的力量。”杰尔科维奇说,其参与的中国山东和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地区农民画的交流互访于去年开始,是另一个生动且杰出的中塞两国草根艺术交流的案例。他认为,塞中两国的文化交流能成为推动其他领域交流的基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最佳框架。

为进一步增进中塞两国的文化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的塞籍博士后碧莲娜建议,加大对塞尔维亚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人员的资助力度,鼓励他们坚持钻研自己热爱的学问,因为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真正了解和理解他国民众的心灵,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塞中两国的民心相通。

南斯拉夫经典二战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影片中主人公瓦尔特扮演者巴塔·日沃因诺维奇的儿子、电影制作人米利科·日沃因诺维奇也受邀参加了本次论坛。米利科在发言中说,他的父亲因为在风靡全中国的那些经典南斯拉夫电影中诠释的角色和中国观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塞中两国人民之间互相倍感亲切,如今更体现在两国牢固的政治关系上。“中国和塞尔维亚携手发展,是出于真挚的友谊,我们在塞尔维亚有强烈的感受。”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和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共同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承办。当日活动上,首师大还与诺维萨德大学、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分别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5月01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