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进和鲜明特色
作者:沈传亮 |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4日 |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坚持目标导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把中国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党的领导人经常思考的大问题。作为新中国开国元勋,邓小平对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有执着追求。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国家建设目标思想的演进,既能充分感知他们那一代人对建设强国、造福人民的强烈追求,同时又能看到他们非常务实、注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目标。研究分析邓小平的国家建设目标思想,有助于深化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建设史,有助于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建设目标的变迁,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积极意义。
目标调整:从20世纪末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到实现“小康之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人民急切地期待着党和国家迅速摆脱困境,全党上下几乎都有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一大和五届人大向全国人民提出在本世纪末实现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党的十一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还号召:“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争取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努力奋斗”。这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延续。复出的邓小平当时也认可把国家建设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1978 年 3 月 18 日,他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不搞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他还讲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一番话,不仅延续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梦想,还突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地位。此后,邓小平也有类似表述。例如,10 月 11 日,他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致词中明确提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12 月 13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提出:“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随着对国情的深入了解,邓小平曾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清醒地看到这是一件艰巨的事情,但是是能够做到的”,因为“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又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有丰富的资源,加上利用世界的先进技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可能的”。这种谨慎的乐观主义精神,反映了邓小平实事求是的态度。1978 年 10 月10 日,邓小平在会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新闻代表团时指出:“六十年代前期我们同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有差距,但不很大,而这十几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差距就拉得很大了。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到本世纪末还有二十二年,二十二年以后,世界是什么面貌?包括你们在内的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的基础上再向前发展二十二年,将是什么面貌?我们的四个现代化,要在本世纪末达到你们现在的水平已不容易,要达到你们二十二年后的水平就更难了。”1979 年 3 月 21 日,邓小平在会见以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
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两天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3 月 30 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篇著名讲话中,邓小平指出:中国“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要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1979 年 10 月后,邓小平关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认识发生了较大变化。10 月 4 日,他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12 月 6 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了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次谈话成为邓小平国家建设目标思想转变的重要标志,同时也表明,无论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还是“小康”,虽然用词不同,但都是指中国国家建设要实现的目标,内涵高度一致。
从认可20世纪末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把四个现代化定位为“小康之家”,邓小平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实现了对国家建设目标的调整。这个变化,不是说放弃了建设强国的目标,而是调整了究竟到20世纪末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原来党中央定的目标是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邓小平 1979 年底把这个目标重新解释为建成“小康之家”。可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依然是我们党的国家建设目标,只不过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时间拉长了。所以,那时党的重要文献在表述国家建设目标时,依然会出现强国目标,但不再标注 20 世纪内就建成。比如,1981 年 6 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再比如,1982 年 9 月,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上述两个重要文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前者国家建设目标的定位是“强国”,后者则不见了“强”字。这一字之差,反映了党的奋斗目标内涵发生巨大变化。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二大报告和党章对国家建设目标保持了一致,虽在时限的表述上略有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概念。但当时,尚未明确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究竟是多长。按照邓小平的意思,新的历史时期是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起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截止时间尚未明确。
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性,邓小平的认识非常深刻。1979 年 3 月 30 日,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0 月 30 日,他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可见,建设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要实现的最重要的目标。
目标延展:从20世纪末实现小康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确定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实现小康之后的一段时期内,邓小平主要围绕实现小康的标准和小康的内涵展开思考,指导全党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邓小平又把目光投向21世纪前50年,提出实现小康后再经过三五十年的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
在同外国友人谈话中提出的“小康之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邓小平对此有持续思考,刚开始侧重从人均收入的角度考虑,主要是在人均达到800美元或1000美元两个标准上徘徊,最后定的是 800—1000 美元。在此过程中,邓小平对小康社会的设想不仅仅限于经济指标,还涉及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
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时不仅提出了“小康之家”,还指出:“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此前,邓小平就谈到过 1000 美元这个指标。10 月 4 日,邓小平在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这里面的“前一时期”是指邓小平于 7 月 28 日同中共山东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提出的:“搞现代化就是要加快步伐,搞富的社会主义,不是搞穷的社会主义。”“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还可以增加外援。”
提出“小康之家”后,究竟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呢?邓小平采取走出北京到外地调研了解实情的方式进行摸底。1980 年六七月间,邓小平先后到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视察。7 月 22 日晚,他在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陪同下乘专列前往郑州。在途中,邓小平说:“这次出来到几个省看看,最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一个是选拔青年干部。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河南地处中原,你们算账的数字是‘中原标准’、‘中州标准’有一定的代表性。”随着调研的深入,邓小平心里也有了底。他在 11 月 26 日会见罗马尼亚政府总理伊利耶·维尔德茨时指出:“现在我们的头脑比较清醒了,甚至于对什么是四个现代化也已经形成了新的概念。”不难理解,这个新的概念就是小康。
在调研的基础上,邓小平对实现小康的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1000 美元调整为人均800美元。1982 年 4 月 20 日,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比绍国家元首、革命委员会主席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时说:“现在正在努力实现第一阶段二十年的目标,就是在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美元。实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我们前进的基础就比较好、比较扎实了。”8月6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时谈到现代化问题,并提出:“有一个问题是,到本世纪末,四个现代化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现代化这个名词很好。什么是现代化?一九七九年我回答日本大平首相说,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我们经过反复研究之后,觉得可能一千美元还是高了一点,因为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因素。所以我们把本世纪末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放在争取达到八百美元的水平上。到下一个世纪,再花三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8 月 10 日,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科学家邓昌黎等时又谈道:“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此时,在邓小平心里,国民生产总值人均 800 美元是实现小康的一个标准。8 月 21 日,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邓小平提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1982 年 9 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首次正式提出“小康”的概念,并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 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决定在战略部署上分两步走:“前十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十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党的十二大后,“翻两番”“奔小康”成为中国老百姓街头巷尾讨论的热词,成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投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巨大动力。
在党的十二大结束后,邓小平于 1983 年 2 月又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视察调研,进一步推动小康社会建设。3月2日,他在回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这次,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规划,做到心中有数。”在谈话中,邓小平还列举了苏州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 800 美元时社会的面貌,主要有: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住房、就业问题解决了;人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了。在邓小平看来,这也是全国实现小康后的面貌。1984 年 3 月 25 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谈到中国翻两番的目标时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1984 年 10 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大大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基于国内良好发展态势,1986 年 6 月 21 日,邓小平会见马里总统穆萨·特拉奥雷,在介绍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时说:“到本世纪末,我们的目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实现小康社会”。这实际上是对实现小康的人均指标又作了一个调整,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0 美元调整为800—1000美元。此后,他一直沿用 800—1000 美元或 1000 美元的说法。
综上,我们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小康之家”的概念,绝不能仅仅盯着 800 美元或1000美元,而要看到它不仅包括收入,还包括人的吃穿用、住房就业、精神面貌等内容,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形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繁荣。邓小平也开始考虑更为长远的战略规划。1987 年 4 月 30 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阐述了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他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这表明,邓小平不仅对在 20 世纪末实现小康有充分的信心,而且开始谋划中国何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他的战略意图在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得到了确认。党的十三大报告根据中国国情和邓小平的设计,确定:“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和二十一世纪前五十年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 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三大还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而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路线图。按照邓小平的战略设想展开的这些部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内涵的不断变化。
党的十三大后,我们在继续改革开放过程中,妥善处理了政治风波、开展了为期3年的治理整顿、开发开放了上海浦东,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邓小平关于国家建设目标的思想在此期间日益成熟定型,主要内容包括: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在 21 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这与改革开放刚起步时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过,这些改变或调整是基于中国实际的,也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发展态势的。中国确实在 20 世纪末顺利实现小康,在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目前我们正在向着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 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昂首前进。
邓小平国家建设目标思想的鲜明特色和珍贵启示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国家建设目标的思想,既是对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等思想的继承,又根据中国实际和国际形势变化,对毛泽东等关于国家建设目标的思想予以丰富发展,提出了“小康之家”等新概念,具有鲜明的延续性、突出的人民性、极强的创造性、切实的可行性和明显的自主性,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珍贵启示。
鲜明的延续性邓小平国家建设目标思想延续了毛泽东等关于国家建设目标的设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因此,毛泽东、邓小平等很多中国的先进分子心中都有一个强国梦想。1945 年 4 月 23 日,在党的七大的开幕词中,毛泽东提出:“我们的任务不是别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着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革命年代提出的这一国家建设目标延续至整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56 年 4 月 25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道:“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把中国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强国追求。1963 年 5 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话中,也提到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期间,毛泽东、周恩来等还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建设方针和目标,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实际上没有真正地做起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才真正把四个现代化建设做起来。1980 年 4 月 12 日,邓小平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讲的四个现代化,实际上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是周总理在他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出来的。”10 月 25 日,邓小平在同胡乔木和邓力群谈话时明确指出:“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这种延续性表明了党治国理政坚持目标导向的稳定性,不仅有利于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顺利接受,也有利于历史转折时期的顺利行进,彰显了邓小平治国理政的大智慧。
突出的人民性无论是提出建设小康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都是围绕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目标来设计,其国家建设目标思想具有突出的人民性。早在1978年9月16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共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就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明确表示:“所谓四个现代化,就是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不但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也要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够恢复符合自己情况的地位,对人类作出比较多一点的贡献。”1980 年 5 月 5 日,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像这样的话,邓小平讲过不下几十次。从党的重要文献看,党的十二大报告、十三大报告在谈到小康时,都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是让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达到富裕水平。
极强的创造性从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提出四个现代化到 70 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达到“小康之家”中间经历了 20 多年。《诗·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表述。小康一般是指儒家理想中的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乐的社会局面。小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邓小平用极富中国特色的词汇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国家的目标,彰显了极强的创新意识。当然,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小康社会,与王朝政治下黎民的小康追求有本质区别,实际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种表达,是在一定时限内现代化水平的表征。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内在自觉。
切实的可行性邓小平在总结过去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教训时认识到,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绝不能脱离中国实际。这是因为,用好目标导向,就必须把目标建筑于能够实现的基础上。邓小平在提出“小康之家”概念后尤其是党的十二大之后,到全国各地调研,包括到江苏、浙江、广东、河南等地视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就是要把小康社会建设置于坚实的基础上。1982 年 11 月 16 日,邓小平在会见小柳勇为团长的日本社会党友好之翼访华团领导成员时说:“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是空的。步伐迈得太快,也会带来灾难。”12 月 4 日,他在会见新增选的全国政协常委马璧、范寿康时又指出:“关于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经过仔细研究是可能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三步走”现代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小康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经常算账,强调改善党的领导,重视科学、发挥市场作用、积极借力开放等,都是为了实现小康。比如,1980年10月20日,邓小平在会见三冈健次郎率领的日中经济友好访华团全体成员时表示:“中国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界、商界和财界进行合作。”从历史发展来看,邓小平这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推动了小康社会建设。20 世纪末,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顺利达到了小康水平。
明显的自主性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 19 世纪末以来中国仁人志士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独立自主。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强调革命和建设的自主性。1982 年 4 月 20 日,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比绍国家元首、革命委员会主席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时表示:“我们搞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社会的现代化。” 5 月 6 日,邓小平在会见利比里亚国家元首多伊时又说:“你们想了解中国的经验,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争取外援,而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在9月1日举行的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鲜明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983 年 6 月 18 日,邓小平在会见参加 1983 年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会的外籍专家时强调:“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建设目标定位的转变过程,鲜明体现了中国人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亦步亦趋、照抄照搬国外的什么模式,更不是来自哪个“教师爷”的所谓教诲。
梳理邓小平的国家建设目标思想,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珍贵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国必先强党,强党才能强国。党的领导决定着国家建设的根本性质,能保障国家建设拥有澎湃动力、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通过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
第三,必须明晰社会主要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把国家建设目标变成现实,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80 年 1 月 16 日,邓小平曾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沉痛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努力排除干扰,不折腾、不动摇、不懈怠,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保持稳定的中国奇迹。
第四,必须适时提出新目标。现代化建设是一个艰苦的新长征。只有不断提出新的目标,使其发挥凝聚民心的巨大作用,才能动员人们走好这个新长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先后提出小康、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都成为团结人民拼搏前进的强大动力。当然,实现目标的过程,也是克服困难、爬坡过坎的过程,我们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4年第4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