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 纪念 缅怀 研究

杨凤城 张志强:“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邓小平谈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

作者:杨凤城 张志强 |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9日 |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 2024-08-26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重要的思想财富,就是以他为主创立的邓小平理论。”如何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此,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中国必须积极地对外开放;同时,必须坚持以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和根本原则,“不靠自己努力,许多问题都解决不了”。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基本点还是立足于自力更生”

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后,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带领全党重新回到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正确思想轨道上来,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加以丰富和发展。

鉴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邓小平首先重点论说的是对外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他反复地用中国明清以来的历史说明对外开放是世界发展的潮流,闭关自守只会“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不开放不行。国门打开后,邓小平清醒地看到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的现实,认定若没有对外开放,中国“五十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为了发展得多一点、好一点、快一点、省一点,中国需要对外开放、向国外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作为中国发展的起点。在邓小平看来,对外开放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是因为中国所拥有的国际条件自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的发布和中日建交以后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又因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产业调整和经济危机,他们急切地需要向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由此,邓小平反复强调现在的国际条件对于中国很有利,中国获得了过去所没有的好条件,要抓住机遇对外开放。

针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邓小平强调:“我们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基本点还是立足于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在对外开放工作中的“基础”“首先”“主要”和“立足点”地位由此可知。对此,邓小平有着充分的阐释:第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体量庞大,“完全依靠外国资金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是不可能的”。第二,中国的对外开放必须照顾到自己的特点,照搬别国模式是不可能的,“要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独立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困境”。第三,引进外资和技术不能太天真。“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一些还是老殖民主义者头脑的人仍然“企图卡住我们穷国的脖子,不愿意我们得到发展”。与此同时,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在开放交流过程中总想要干涉他国内政甚至寻求改变社会主义国家体制,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因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和自己的基础,而“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会使建设更快、更扎实、更可靠些”。当向第三世界国家的来访者介绍经验时,邓小平经常强调中国经验的第一条就是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

在对外开放中增强独立自主能力

可以在邓小平的思想中非常清楚地看到,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更好地增强我国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一目的意识深刻地落实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例如,他格外重视引进项目是否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整体带动作用、对于我们学会先进技术最终实现自己创造发明的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国际先进技术,邓小平在对外合作方式上更青睐于合资经营,而不是补偿贸易,因为合资经营可以使中国或多或少学习到先进技术。

再如,邓小平吸取拉美一些国家的教训,非常警惕债务陷阱问题,他经常提醒人们,在引进外来技术和资金的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偿付能力,“量力而行,处理恰当”,保证引进每一个项目都要做到必须具有偿付能力,“宁肯速度不要太快,也不要欠太多的债,借债必须放在有能力偿还的基础上”。这些要求实际上是为了避免因债台高筑而丧失独立自主。

又如,在对外开放的对象方面,邓小平日益重视“多方面找朋友”,即增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而不仅仅是聚焦于发达国家。1984年10月,邓小平回顾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的,“近三年来又增加了新的内容,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南南合作,即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这种变化的缘由是邓小平意识到在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难题时,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存在诸多困难——“发达国家有钱但不慷慨”,“不能把我们的命运完全放在发达国家的恩赐上”,我们“最靠得住的是穷朋友,越穷的越慷慨,越富的越悭吝。穷朋友之间的帮助不可能太大,但靠得住,政治上、道义上的相互支持更是可以信赖的”。邓小平认为,南南国家之间的合作余地很大,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可以互取所长、相互成就,以量的积累实现质的变化,从而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长期发展问题。

在邓小平看来,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绝非空喊,而是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综合言之,邓小平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在政治层面,中国已经具有足够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机器,特别是有党的坚强领导;在精神层面,中国人民是智慧的、勤劳的,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物质层面,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尤为重要的是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我国在工业、农业、商业、科技和其他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有了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阵地”。事实上,上述方面确是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能够做到独立自主的底气和基础。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来源:《北京日报》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