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0日 | 来源:外交部官网 2024-10-18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2024年10月17日,葡萄牙媒体《新闻日报》发表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制造能够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受到普遍欢迎,背后有其深厚的逻辑。一些观点,如“中国产能过剩论” “中国优势源于补贴”,将矛头直指中国工业产品,特别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一论调有悖常理,缺乏论据。我认为,这些论调关注的不是产能,而是某些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市场利益而提出的伪命题。
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高占比是源自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是比较优势理论的生动体现。数十年来,中国企业在广大的国内市场中摸爬滚打,不断积累,走出国门为外国消费者带来质优价廉的商品,这是全球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中国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这是中国企业通过大量研发投入、推动自身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的成果。
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针对新能源汽车等制定歧视性补贴政策。欧洲消费者在购车时也会通过各种形式得到补贴。指责中国补贴并不公平。指责中国廉价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泛滥”更不公平。首先中国电动汽车并不便宜,价格与其他国家品牌的同级别车型相当。说到“泛滥”,根据欧盟统计,中国对欧洲出口电动汽车仅占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的8%。同时,外国品牌汽车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33%。仅美国电动车品牌特斯拉在中国占有率将近7%。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创新驱动、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中国高度重视绿色发展,较早布局相关产业。中国早在2006年1月1日就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继而先后着力发展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业。另一方面,中国发挥丰富人才、技术创新能力。2016—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
中国始终相信“合则两利,斗则俱损”,将继续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包括葡萄牙在内的各方加强绿色产业合作。我们高兴地看到,比亚迪、小鹏等中国电动车企已在葡萄牙开店,葡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同中国消费者一样的优质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消费者自由选购时有了一种新选择。中国企业愿加大在葡投资,建设锂电池厂,助力葡萄牙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本地化、提高葡方技术能力和水平,积极为葡低碳转型做出贡献。这种互利共赢,携手向前的合作值得珍惜和鼓励。
作为驻葡大使,我为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多样化,内涵不断丰富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在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两国国家经贸合作的“天作之合”并不会也不应该因为第三国的品头论足而弱化。相反,我们应该更加携起手来,共聚友好合作的力量,共走多边主义的大道,共建繁荣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