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党的历史和理论对外传播论坛部分专家学者 平行论坛发言摘编
作者:何祚 |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日 | 来源:理论中国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编者按】近日,“学习《习近平外交演讲集》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党的历史和理论对外传播论坛在杭州召开,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就如何加强党的历史和理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进行深入研讨。此前,“理论中国”网已分享专家学者在主旨发言环节中的主要学术观点,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部分与会专家学者在平行论坛上发言的主要观点。
分论坛一
主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
翟亚柳(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二级巡视员、理论中国网编辑管理处处长):近日,国家8语种重点理论外宣网站——理论中国网在全网推出首个“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语种专题网。该专题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历程、实践成就、重要成果及对外传播实践等设计栏目推送内容,努力为全球读者深入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一个权威性、系统性、长期性平台。在党的历史和理论对外传播实践中,理论网站要结合自身特色发挥好互联网传播优势,这项工作既要建立在对党的理论话语体系深入理解和科学阐释的基础上,又要体现在结合受众群体需要合理打造载体形式和话语表现形式上,也要落脚在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持上。
李丹(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中国方案,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种整体叙事。十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叙事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传遍四方,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响应和认可,展现出强大的号召力。随着三大全球倡议的深入落实与“一带一路”的成功实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叙事从全球化表达拓展为区域化表达、议题化表达,从宏大叙事扩展为多类型叙事、具体化叙事,从而更切实地将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凝聚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向人类文明进步未来。
蒋少国(中共绵阳市委党校校委委员):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必须超越西方霸权话语的生成逻辑,切实以科学性、真理性和正义性生成话语的说服力、传播力和感召力,开启新的话语共权时代。我们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旗帜统领,认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划时代意义;以人民为话语内核和最大公约数,将人民理念贯彻到话语体系建设及其实践之中;以辩证法为根本方法,突出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包容性和批判性,构建一个旗帜鲜明、内在一致、逻辑严密的对外话语体系。
李子璇(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正处在转型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作思想的更新,中国科技纪录片的呈现也趋于丰富多元。只有从储备国内外的人才出发,聚焦内容生成,创新形式,注重国际交流,增加国际传播力,中国科技纪录片才能塑造科技视域下更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家形象,进而真正实现从展示个体到呼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变化与发展。
邢恒超(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宣教处二级调研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郑重宣布了八项行动,再次表明了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同各国一道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与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说与做的综合性工程。既要“说”好,更要“做”好。要讲好中国的故事,就要求我们深挖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路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牟蕾(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对外传播要讲究话语转化。其中革命文化的话语转化具有时代价值。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世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将集感情性与故事性为一体的革命文化资源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群众话语和国际话语,有助于提升革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保持革命文化话语实质,又要传递出新时代的话语理念,与国际社会产生情感共振。
杨婷(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新中国的对外传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完成了文化传播由“跨”到“转”的转变,以及“跨文化传播”向“转文化传播”的升维。在近些年的一些创新案例中,创作者成功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寓于文化产品本身,又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注入其间,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完成由“跨”变“转”的范式转变,为我国“转文化传播”提供了可借鉴之路。
余福仁(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围绕构建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好党的历史和理论的对外传播,一要规范党的重要术语的翻译,做到精准翻译、精准传播;二要加强人才的培养,在讲解员和翻译员、党史专家和翻译专家两个方面做到二合一;三要构建中国的话语体系和中国的叙事体系;四要打造好红色旅游的新名片,避免说教式传播,采取新的有效方式。
分论坛二
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对外传播” “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万建清(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一级巡视员):党的历史与理论的对外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我们一是要以高质量党史研究成果不断夯实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基础,增强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底气;二是要突出重点,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故事,深刻揭示蕴含其中的历史必然性;三是要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能力本领,不断增强党的历史和理论对外传播效果。
夏金梅(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我们在外交场合既要积极主动塑造中国的国际形象,呈现中国制度优势、集体群像与具体形象相统一的特点;同时还要注重塑造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政党形象,人民至上的现代化价值观形象,社会制度和道路自主选择的民主观形象以及平等、包容、互鉴的文明观形象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观形象。
林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二级巡视员):要讲好中国故事,党史研究需要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研究成果,这是讲好、讲准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一个基础,是我们党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同时,我们要形成党的创新理论对外宣介、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合力,这不是某个部门的事,需要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提升我们的对外宣传的强力和张力,从而增强我们的对外传播能力。
陈霞(中共杭州市临平区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在新时代媒介下,我们更应与时俱进地探索新路径、新方法,立足实际提升红色资源传播效率和体验。一是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加强主流媒体传播,优化人才培养渠道,着眼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二是要努力在广泛传播上下功夫,实现裂变式传播,巧借“网红”元素;三是要努力在精准、高效传播上下功夫,做到 “基层行动”+“差异定制”,“硬件改善”+“软性提升”,“党群联动”+“校地合作”。
李庆云(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研究员):加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能力路径建设,就要构建全方位、多主体、立体式的国际传播大格局,实现多元共建、多元共鸣。要着力统筹政府、媒体、学术界、企业、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强化各级传播主体建设、提升其国际传播专业性,围绕国家整体国际传播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利用各自话语特点、特长和传播优势等形成国际传播合力,切实提升国际传播实效。
左路平(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构建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对外话语体系,要围绕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工作,即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从经济话语、政治话语、文化话语、社会生活话语、生态文明话语等方面来构建立体化的、整体性的对外话语体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提供的叙事方式和叙事框架,在合力机制的作用下增强对外话语体系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程早霞(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提升国际传播力的问题,即伴随硬实力的提升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是大国崛起初期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过程,随着国家实力地位变化,文化力逐渐增强,话语传播的影响力才会提高;其次,国际传播不能自说自话,要切合他人话语习惯才能真正入耳入心;再次,学术研究需要宏大叙事,更需要深入细致。
在平行论坛中,来自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谢忱、青岛大学外语学院的朱诗韫、赣南师范大学的张颖、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包鑫、浙江工业大学的戴文慧、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迪、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悦、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艺燃、苏州大学传媒学院的宋玉生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蒋龙舟等还分别围绕“积极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传播路径”“后疫情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用好红色资源,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国际传播话语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策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国际传播的优化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三重理论话语创新”“将中国的物质富足与技术进步作为跨文化传播的重点内容”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等议题作了交流发言。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对外传播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