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7日 | 来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官网2024-02-26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10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深刻阐述了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10年来,京津冀三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协同发展成果丰硕,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凝聚社科界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于2月26日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社科”智库高端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昌林,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贺亚兰主持会议,全体党组成员出席会议。来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南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7位专家做会议主旨演讲。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北京日报社、前线杂志社等单位以及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研究室、北京市政协研究室、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社科联的有关领导,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全体所处级干部和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加会议。
王昌林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发表“2·26”重要讲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重大节点,总结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形成的重要经验,提出新阶段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思路、举措、建议,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贯彻实施提供更加坚实的智慧支撑。下一步,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加强与京津冀三地合作,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是做好理论阐释工作,二是紧密聚焦服务决策,三是梳理总结重要经验,四是广泛凝聚人才力量,为把京津冀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莫高义在致辞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书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科学谋划,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十年来,北京市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首都发展放到京津冀战略空间来考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作为市属社科研究单位,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在推动国家战略实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智库功能,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一是要深化理论研究,在以高质量决策咨询成果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二是要立足生动实践,总结提炼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鲜经验;三是要加强宣传宣讲,凝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
谢辉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气象一新,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也凝结着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作为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新型智库,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处于特殊位置、具有特殊优势、承担特殊使命。对此,一是要立足新阶段,进一步增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治自觉;二是要面对新任务,进一步发挥社科院在协同发展中的决策咨询作用;三是要展现新作为,进一步搭建京津冀不同类型智库交流平台。
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以“立足新发展格局、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题发表演讲,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第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在十年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下一步应大力激活不同人群的消费潜力,更加关注“双碳”战略,积极唱好京津“双城记”,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研究员方创琳以“加快建设更美更高质量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为题发表演讲,报告通过构建京津冀美丽城市群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测度模型及分级标准,分析了近十年来京津冀美丽城市群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指出十年来京津冀城市群综合美丽指数以年均3.53%速度快速提升,提出了加快京津冀美丽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史丹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为题发表演讲,认为还应当进一步挖掘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一是抓好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和场景创新,二是做强“1+1+1>3”的发展机制,三是增强市场机制在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四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以“开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局面”为题发表演讲,认为未来工作重点包括:要进一步加大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要用创造性的思维整合存量资源、创新增量资源,要以创新思维提升京津冀人才队伍发展质量。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以“新阶段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为题发表演讲,他回顾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光辉历程,认为下一步要聚焦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思维善作善成,努力将京津冀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经贸大学原副校长武义青以“京津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发表演讲,他用数据生动呈现了京津冀协同在经济和生态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接下来,要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外,还要优化教育布局,协同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赵弘以“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题发表演讲,认为未来应进一步优化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功能规划,尤其是发挥卫星城市的重要作用,将市郊铁路放到更为突出位置;进一步形成有配套能力、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与长三角、珠三角的竞争优势;深化首都都市圈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和共建共享,不断完善首都都市圈建设的体制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深化拓展新阶段。本次论坛以“新阶段·新任务·新作为”为题,内容精彩纷呈,涉及话题广泛,学术分享深入。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为我国分类推动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京津冀模式”参考,为超大、特大城市破解“大城市病”提供实践方案。
(来源: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