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金龙 |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8日 | 来源:《党的文献》2023年第6期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民族、国家、政党等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毛泽东既是历史的爱好者、研究者,又是历史的见证人、创造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与演进奠定了重要基础。回溯毛泽东历史自信的成因、表现、特征和价值,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具有重要借鉴和启迪意义。
一、毛泽东历史自信的成因
毛泽东的历史自信,是在熟读中国历史、领导创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等多方面因素叠加作用下形成的。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史的积极评价,同样对毛泽东历史自信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在熟读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源于历史认知,熟读历史是历史自信形成的基础。毛泽东一生酷爱读史,认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1910年春,毛泽东到韶山东茅塘秀才毛麓钟家里读书,开始选读《纲鉴类纂》《史记》《汉书》等古籍。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开始阅读《御批通鉴辑览》《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各朝各代的《纪事本末》。这些阅读经历,使毛泽东养成了读史的爱好。战争年代,毛泽东读史的兴趣不减。1937年1月,毛泽东致信李克农,请他代购整个中国历史演义两部(包括各朝史的演义)。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尽管担负了繁重的治国理政任务,依然保持了读史的习惯。据北京图书馆的记录,1949至1969年,毛泽东共借书6000多册,其中历史书籍所占比重最大。毛泽东在阅读历史、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感受了中国史籍的浩繁、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中华文明的灿烂,形成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
在领导创造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形成历史自信。历史自信是基于历史创造实践的自信,毛泽东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发展、壮大的过程。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 24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 24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他引用《庄子》的“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认为现在我们还没有“毕”,已经很大。毛泽东深知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能力,坚信“领导我们革命事业的核心是我们的党”。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他带领人民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他指出,“中国要向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社会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新中国发展成就,使毛泽东形成了对新中国历史的自信。毛泽东在领导全党进行革命、建设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认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毛泽东的历史自信来源于对人民群众历史创造力和历史主动精神的自信。
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历史自信。历史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洞察历史规律是历史自信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毛泽东看来,“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毛泽东认识到规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注重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观察和思考。1943年 12月,毛泽东致信胡乔木,嘱他搜集延安能找到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著作,不论是翻译的还是写作的,供他阅读。毛泽东强调,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观察历史的方法,认清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毛泽东看来,历史上的各种社会制度“开始时是进步的,但到后来就不行了,所以就有别的制度来代替了”。“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为历史自信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撑。
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促进了毛泽东历史自信的形成。共产国际存在期间,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历史曾作出了积极评价。共产国际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15周年出版的《英勇奋斗的 15年》一书记述到:“强大的中国的党,乃是中国人民民族和社会解放斗争胜利的最好保证。中国共产党底旗帜,乃是胜利的旗帜。”1936年 8月 2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起草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贺电,提到: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强大的布尔什维主义政党,在国内战争中经受了考验,创立了红军,表现出了令人赞叹的英雄主义。共产国际的积极评价,为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形成提供了支撑。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社会对新中国取得的成就也给予高度评价。1956年 10月,巴基斯坦总理苏拉瓦底访华时坦言:“我们从远处一直注意着新中国的产生,新中国的精神和新中国如何照顾人民的生活。今天中国已经是个不能忽视的大国。”来自世界的关注和肯定,也为毛泽东对新中国历史自信的形成提供了外部支持。
毛泽东历史自信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熟读中国历史是毛泽东历史自信形成的认识基础,创造历史的实践经历、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新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是毛泽东历史自信形成的实践基础,洞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毛泽东历史自信形成的理论支撑,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积极评价是促进毛泽东历史自信形成的外部因素。
二、毛泽东历史自信的表现
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具有多方面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
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包括对中华民族文明和中华民族品格的自信。1920年 3月,毛泽东在致周世钊的信中指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这段话将中华文明视为东方文明的代表,说明了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体现了毛泽东对中华文明的自信。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历史进行了概括性总结,在诠释了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之后,认定“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这无疑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地位与世界贡献充满自信的表达。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指出:人类历史据说有 50万年,一段是野蛮史,一段是文明史,文明史只有 5000年或者稍多一点,“我们中国的历史算长得很,但也只有四千多年至五千年”。“长得很”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自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谈到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连续性。1964年 6月,他在会见马里政府代表团时指出:“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的人物。他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的各种制度如度量衡等,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毛泽东在历史地评价秦始皇的同时,阐明了中华文明的两个突出特性,即统一性和连续性。
毛泽东对于中华文明的自信,与其对中华民族品格的自信密切相关。在他看来,“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这是对中华民族诸多优秀品格的赞美。1957年 7月,毛泽东对上海各界人士发表讲话时,认为“中华民族是个好民族。我们这个民族是很讲道理的,很热情的,很聪明的,很勇敢的”。这是对中华民族理性、热情、智慧、勇敢等优秀品格的肯定,表达了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品格的自信。1958年 7月,毛泽东在会见非洲青年访华代表团时还说,“我们中国过去、现在都没有占领别的国家,将来也不会去占领,所以我们始终是文明国家”。中华民族崇尚和平、以和为贵,一以贯之的优秀品格形成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全过程,对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自信,实际上蕴含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
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毛泽东经历了党成立、发展、壮大的长期过程。1942年 3月,毛泽东在阐释中共党史研究方法时提出“古今中外法”,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在中共七大开幕式上,毛泽东回顾建党以来的历史,认为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三个英勇奋斗的历史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重心、解放的重心,已经成为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这些历史认识,既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表达,也为评价党的历史定下了基调。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更加彰显出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集中进行了总结,认为“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提供了事实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和执政绩效的彰显,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得到提升。1951年 2月,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起草决议要点时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这种对于党的性质、品质的定位,实际上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我们应当相信“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是基于党的历史阐发的对于党的领导能力的自信。1956年 8月,毛泽东在主持召开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时指出:我们进行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革命证明,从七大到现在,党中央的路线是正确的”。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具体表达。
对新中国历史的自信。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国家面貌和国家形象的改变。随着新中国建设的展开和成就的取得,毛泽东逐渐形成对新中国历史的自信。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国家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的国家制度。1951年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一切事实都证明: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制度,较之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是从国家制度层面表达的对新中国历史的自信。1956年 2月,毛泽东在听取重工业部汇报时指出:“我国建设能否超过苏联头几个五年计划的速度?我看是可以赶上的,工业也可以超过。”其理由有四个方面:国际条件不同;国内条件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中国人口多,农业发展快。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新中国发展充满自信。1959年 12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将四个现代化作为新中国发展目标,体现了毛泽东对新中国发展目标的自信。
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公开提出了“一边倒”的方针,宣布新中国将倒向“社会主义一边”。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取得,毛泽东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光明前景愈加自信。1951年 11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随着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成立,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是“完全新型的国家”,“推翻了剥削阶级而由劳动人民掌握权力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对当时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成就的自信。1962年 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表达了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他指出:“经过三百多年,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有了现在这个样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比较,有许多优越性,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会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
毛泽东对历史自信的表达,是基于唯物史观对历史客体作出的正确评价和判断,体现了毛泽东观察历史、审视历史的大历史观,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丰富内涵。
三、毛泽东历史自信的特点
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实现了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历史自信与历史忧虑、历史与现在和未来、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历史的基本态度。
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的有机统一。毛泽东的历史自信是饱含历史情感的自信,字里行间透出了毛泽东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尊重、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新中国历史的自豪、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和前途的信心,是毛泽东历史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毛泽东的历史自信是建立在对历史清醒认识基础上的,是充满历史理性的自信。比如,毛泽东在阐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时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这种批判继承、区别对待的态度,充满了历史理性。又如,毛泽东在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充满自信的同时,实事求是承认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曲折。1961年 6月,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共产党国会议员访华代表团时表达出对待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理性态度,“希望你们研究中国党的历史,不仅要研究胜利的历史,也还要研究失败的历史。只有经过很多痛苦,才能取得经验。不要把错误认为单纯是一种耻辱,要看作同时是一种财产”。1961年 12月,毛泽东在会见委内瑞拉代表团时也表达出对待新中国历史的理性态度,“十二年来成就是有的,但我们一穷二弱,现在还是这样。有人说我们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不同意”。由此可见,毛泽东的历史自信是历史情感与历史理性的交织。
历史自信与历史忧虑的有机统一。毛泽东一方面对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又保持了清醒和冷静,充满了忧虑之情。1955年 10月,毛泽东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座谈会上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大而不富、大而不强,这一对新中国发展现状的把握,是历史自信与历史忧虑的交织。毛泽东在党的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既有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自信,又有“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的担忧。1957年 3月,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几亿人口的中国人生活得好,要把我们这个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裕的、强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在对新中国发展前景充满自信的同时,对新中国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也有清醒认识,历史自信与历史忧虑相伴随。
历史自信与现在、未来自信的有机统一。历史、现在、未来是相通的,现在由历史发展而来,历史、现在指向未来。毛泽东明确表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毛泽东基于历史自信,形成对于现在、未来的自信。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表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这里既阐明了历史与现在的关系,也表明了对待历史的基本态度。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基于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品格,表达对于中华民族、新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对历史的自信为对现在和未来的自信奠定了基础。
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毛泽东既是爱国主义者,也是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伟大国际主义者。他对中华民族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的自信,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立场和历史担当;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体现了强烈的世界情怀和世界担当。同时,毛泽东将新中国的发展放在世界背景下来思考,将超英赶美作为新中国的发展目标。在毛泽东看来,中国人口多、地方大、资源丰富,拥有制度优势,赶上和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有必要,“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情怀、世界担当的体现。1956年 11月 12日,毛泽东在为纪念孙中山诞辰 90周年而写的文章中指出,进到 21世纪的时候,“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是对新中国发展前景和人类发展前景的自信,既表达了国家情怀和民族立场,也诠释了世界情怀和世界担当。
毛泽东历史自信的基本特点,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辩证思维、时空视野和情感意蕴,诠释了历史自信的重要功能。
四、毛泽东历史自信的价值
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对待历史的态度,折射一个民族、国家、政党的成熟程度和发展水平。毛泽东强调,“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待历史的基本态度,为历史自信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尊重历史才有历史自信可言。中国共产党产生于中华民族的历史积累、文明积淀基础之上,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尊重,为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新中国历史自信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1944年 7月,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时指出:“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这一表达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积累、文明积淀对于中国共产党产生、成长的作用,既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体现了对中华民族历史的尊重,也使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新中国历史自信的形成成为可能。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历史主动精神是一种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善于把握历史规律,主动担当历史使命,勇于开辟未来的意志品质。历史主动精神是在历史自信基础上形成的,历史自信为历史主动精神的形成提供力量支撑。基于历史自信,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基于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毛泽东自觉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致力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毛泽东指出,“党必须领导一切,领导我们的各种工作”,自觉担负带领党和人民进行革命、建设的历史重任;基于对新中国历史的自信,毛泽东确立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不懈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以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基于对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毛泽东在领导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同时,积极推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基于历史自信而形成的历史主动精神,促进了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进步。
奠定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的基础。毛泽东的历史自信,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样本和参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既彰显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也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历史、新中国历史、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无论是奋斗成就,还是奋斗精神,毛泽东都发挥了榜样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对奋斗成就、奋斗精神的自信,既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贡献密切相关,也与毛泽东的历史自信紧密相连。毛泽东的历史自信,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础。
总之,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具有多维成因和多维内涵,呈现多元特征和多元价值。从毛泽东的历史自信可以看出,历史自信是基础性自信,是民族、国家、政党自信形成的前提;历史自信是发展性自信,随着历史的演进,历史自信的内涵将得到丰富和发展;历史自信是功能性自信,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能激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进步。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是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逻辑必然。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党的文献》202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