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

以人民为中心: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鲜明立场

作者:杨奎 |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3日 | 来源:理论网2024-03-13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发展道路决定了新时代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秉持人民立场作为文化发展根本立场,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也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基本要求。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大众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旗帜和灵魂。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主义正式诞生的宣言书,更是马克思主义由批判的武器向理论掌握群众、实现武器的批判这一强大物质力量的转变,揭示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进步这个人间正道。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包含着高品质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和满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等方面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更多新的任务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高度重视新时代文化建设,不仅要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富裕、而且要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富裕,不仅要创造雄厚的物质财富、而且要创造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时代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能否自觉把握这些问题和要求、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来完成新任务,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历史发展大势、把握时代进步脉搏,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时代党领导文化改革发展的历程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主线,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新时代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工作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体现了对人民历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1942年,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指出,“围绕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共同目标,文艺的路子要越走越宽,在正确的创作思想的指导下,文艺题材和表现手法要日益丰富多彩,敢于创新”。正是根据邓小平这一思想,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我国新时期文艺事业发展的方向正式表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由此,“二为”方向不仅成为文艺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新时期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是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他多次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人民群众文化建设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创新活力

人民群众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群众。只有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把蕴藏在亿万人民之中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才能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满足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同时,逐步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独有特质,集中展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实现了从中华文明的传统形态转型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了解我们5000年延续不绝的历史,就能自然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热情,文化发展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拥有最强大的生命力。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来完成。违背人民意愿,脱离人民支持,任何事业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不能成功的。”总结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新时代党领导和推动文化建设,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动员指导人民开展新的实践,才能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只有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才能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创造鼓励文化创新的有利条件。

人民是文化的评价者,坚持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文化作品的最高标准。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当然,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必须有约束力。无论是制定文化政策、出台文化规范还是评选评比,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为此,需要文艺工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时时校准方向,常常检视自我,看一看自己是否把人民利益和文化需求摆在了至高无上的位置,是否在文艺创作中牢牢地站稳了人民群众的立场。只要文艺工作者紧紧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文艺的原创能力;只要我们坚持文化发展最新成果由人民共建共享,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就一定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只要文艺工作者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精品佳作。

(作者:杨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3月1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