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元龙 王晓樱 邹晓菁 |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9日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4-03-29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的论坛年会标识。新华社发
论坛嘉宾接受采访。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博鳌机场工作人员展示“博鳌香”香氛卡片。新华社发
图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内改造过后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新华社发
“中国经济每多增长1%,与中国有联系的经济体就会多增长0.3%。”在“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巴奈特表示,去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不仅对中国有益,也利好其他国家。
巴奈特的这一观点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上颇具代表性。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中国经济表现自然备受关注。透过博鳌窗口,世界看到中国顺应全球经济发展大势,向新求变,致力于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愿将自身发展同各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更加深入人心。
畅谈世界经济发展新图景
为把脉世界经济,本届论坛设置了“世界经济展望”“跨国公司CEO对话会”等诸多议题和活动。在与会嘉宾看来,世界经济要想回归正轨、稳步前行,离不开团结合作,要依靠科技创新。
根据今年1月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发布的调研数据,2023年世界形势变乱交织,局部地区动荡不安,后疫情时代的世界未能迎来经济快速复苏,贸易和直接投资增速显著放缓。当下,开放、包容、合作的外部环境正遭受冲击,“特别是地缘政治冲突、大国战略竞争撕裂了原来统一的市场,以及原来统一的生产布局、价值链布局,这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副院长傅梦孜在“世界经济展望”分论坛上表示。
在此背景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认为,本届论坛的主题“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恰逢其时。“虽然世界经济未能回到疫情前的增长轨道,但好消息是全球经济非常有韧性,亚洲仍然是增长的亮点,中国在疫后迅速复苏。相信今年亚洲经济增长率会达到4.5%。”
经济如何实现增长?包括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在内的参会专家均认为,科技创新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深度赋能产业升级,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共赢提供了新机遇。
在傅梦孜看来,目前全球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地缘政治的冲突可能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大国战略竞争很难停止。“但是,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是基本的发展方向,向前的趋势不会改变,就像一江春水肯定会向东流。”
打造中国经济向“新”力
本届论坛上,“中国经济展望”“‘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等分论坛一座难求的场景,反映出中国经济话题的高关注度。外界关心的是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外部风险增多等挑战,中国经济下阶段增长前景如何,能否实现既定增长目标?如何确保中国经济在中长期保持可持续增长?
“今年中国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符合高质量发展阶段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水平,远高于许多发达经济体的增速,表明中国经济有韧性、有潜力、有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的判断,基于对中国经济增长之“量”与发展之“质”的分析。他指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经济稳中有升,一些经济数据表现亮眼,比如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货物贸易进出口的同比增长均超预期。中国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将有助于实现中长期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也是与会嘉宾观察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他们认为,新质生产力建立在充分利用好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产业体系、人才和创新优势的基础上,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
“以前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和庞大的基建投资等。现在,创新、新质生产力、脱碳化、消费构成了新的中国经济故事。”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戴璞认为,如今中国继续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是更高产的世界工厂。
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关注到,2023年中国经济实现5.2%的扎实增长,而同期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则增加了8.1%,快于GDP增长,这说明中国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不断地加油。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表示,中国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借助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科技进步,中国的发展将会更加平衡、包容、绿色、开放。
中国经济亮色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活力
“我读过习近平主席的许多著作,他始终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在“中国经济展望”分论坛上,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表示,中国创新将对全球经济产生积极影响,世界的和平与繁荣需要中国经济增长。
同拉法兰一样,许多与会嘉宾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亮色让世界看到发展的新活力与新机遇。
以新能源车为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为各国互利共赢拓展了新空间。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未来”分论坛上,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贝哲民表示,中国电动车对全球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很多领先的电动车公司与本土公司合作开拓市场,也有助于应对气候危机。
“产业升级换代等中国经济新故事为跨国公司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戴璞认为,过去数十年中国两位数的平均增长率,以及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地位,让跨国企业受益良多,在很多方面占据了优势。未来,积极适应中国发展趋势的企业将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是赢得未来的重要引擎。”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中国在真正地帮助全球实现绿色发展,携手打造命运共同体。阿斯利康看好中国市场,加码中国制造,去年与7个中国伙伴达成了总金额为6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凭海临风,放眼全球。在滚滚向前的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潮流中,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将继续与世界携手,同各国发展相互交融、相互成就。
(本报博鳌3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曹元龙 王晓樱 邹晓菁)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29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