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前沿

何雷:两种截然不同的全球安全观

作者:何雷 |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8日 | 来源:理论网-学习时报 2024-06-28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全球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对于世界安全稳定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其对该国家维护世界和平的基本政策立场和实际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当今世界,中美两国对于地区及世界和平稳定承担着重大责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两国的根本利益、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以及历史文化等存在差异,致使中美两国有着截然不同的全球安全观,这在近日举行的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中美两国代表的发言中集中体现出来。

  中国代表围绕“中国的全球安全观”所作的发言中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顺应历史大势,回应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该安全观植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着重指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全球安全倡议提倡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理念指引,以相互尊重为基本遵循,以安全不可分割为重要原则,并以构建安全共同体为长远目标,探索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博弈的新型安全之路。这种安全观念,在中国新时代国防政策与实践中得到具体体现。它涵盖五个重要方面:崇尚和平、追求共同安全、坚持平等与尊重、倡导开放与包容、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在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稳定方面它提出了六项具体建议,包括维护各国正当安全利益、共创公正合理国际秩序、发挥地区安全架构作用、推进开放务实防务合作、打造海上安全合作典范,以及加强新兴领域安全治理。这一系列观点和建议,在国际舞台收获了广泛赞誉,引起了共鸣。有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源自深厚文化根基——即“造福世界”的全球安全倡议,展现了一种超脱冷战思维的新型安全观。尤其在全球多地局部动荡的背景下,亚洲乃至全世界的民众对这一倡导表达了期待与欢迎,因为它凸显了解决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挑战问题的迫切需求与核心意义。这不仅体现了作为国际事务重要参与者的责任与担当,也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和可行路径,进一步证明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前瞻性和时代价值。

  而美国代表在发言中则认为,印太地区占据美国战略版图的核心地位,只有亚洲安全,美国才能安全,提出美国将继续携手其伙伴,在印太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其所指的伙伴,实际上特指“志同道合”的国家,如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美日美韩美菲联盟、美日菲军事同盟,以及美澳日菲“小分队”“小团体”等。这些“小圈子”旨在拉帮结派、搞阵营对抗,极力推进“印太战略”,意图全面遏制打压其认定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不仅如此,美国还致力于将原来单一的联盟进行新的融合,汇聚在一起,并引进欧洲的力量,打造“印太版小北约”式更庞大的盟友伙伴体系,以此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美国的全球安全理念和基本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只有在美国主导下,印太地区才能确保安全;只有靠结同盟、拉帮派、搞阵营对抗,才能实现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领导作用。事实证明,这种战略认知和安全观念,非但没有为亚太地区带来和平与稳定,反而诱发了诸多矛盾争端,乃至成为冲突战火的温床。无独有偶,在2024年2月17日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有政客提出了所谓的“餐桌菜单论”,从另一角度揭示和印证了美国的全球安全观。按照这一观点,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会在菜单上。按照这一逻辑,在国际体系中,大国、富国、强国就是坐在餐桌上的食客,小国、穷国、弱国只能是菜单上的食品,任人宰割食用。这是典型的冷战思维、丛林法则和错误的安全观。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全球安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在联合国框架内,承担着国际维和、远海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要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国际社会和受援国的普遍赞誉。中国一贯主张,世界上所有主权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都应以信为本、以礼相待。不需要哪个国家自恃领导,更不允许干涉内政。坚持一国的事由本国人民做主,地区的事、全球的事由各国商量着办。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最终获得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和平、自主与安全。

  中美两国所展现的全球安全观差异,实质上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安全、合作与发展的不同理解。中国倡导的全球安全观,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力求构建包容性与合作性的安全环境,强调共赢与可持续性,这与多数国家对和平发展及合理安全诉求的期望相契合。而美国的安全观念,无论是在“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倾向影响下,还是在通过“阵营对抗”方针强化同盟体系的过程中,其核心均围绕维护自身霸权地位,尽管策略各有侧重,却难以避免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与冲突风险上升。

  值得深思的是,哪种安全观更能促进全球的长治久安与普遍繁荣?是倡导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安全共同体构建,还是以势力划分、竞争对抗为特征的强权安全逻辑?历史与现实都表明,唯有超越零和博弈,彻底摒弃冷战思维,才能真正解答国际社会对于安全与发展的深切期许。因此,未来国际秩序的构建应当着眼于世界各国更广泛的利益交汇点和合理的安全诉求,寻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模式,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性安全挑战,这样才能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06月28日 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