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8日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4-12-08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的能源短缺问题一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中巴经济走廊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先行先试项目,自2013年启动以来,通过投资、基建和产业合作,推动了一大批发电项目的落地和输电设施的建设升级,极大地缓解了巴基斯坦缺电少电的困难局面。巴基斯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哈立德·泰穆尔·阿克拉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巴基斯坦政府积极推动与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通过一系列重要能源项目的实施,中国企业不仅帮助巴基斯坦解决了严重的能源危机,还为巴基斯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巴基斯坦的能源危机由来已久。电力短缺、基础设施落后、能源结构单一,严重影响了工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巴基斯坦的电力缺口曾一度高达5000兆瓦,这不仅导致频繁停电,也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巴基斯坦中资企业协会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11年来,中方在巴投资并建成投产了7座燃煤电站、5座新能源电站、2座水电站和1条输电线路。截至今年9月底,中方在巴基斯坦能源领域的累计投资达到132.79亿美元。中方投资和承建的电力项目装机容量分别占巴电力行业总装机容量的19.07%和24.19%。巴基斯坦参议院主席吉拉尼曾对此高度评价称,中巴经济走廊极大改善了巴基斯坦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面貌。巴基斯坦将继续受益于中国坚定不移的支持和投资,这是两国之间深厚且不断发展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证明。
阿克拉姆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电力项目如数家珍,“中国企业通过投资火电、水电、太阳能、风电等多种能源形式,帮助巴基斯坦逐步走出能源困境,重塑能源结构”。他介绍,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在巴基斯坦投资建设了多个煤电项目,大大缓解了巴基斯坦的电力短缺问题。胡布燃煤电站是俾路支省最大的电力供应设施之一,装机容量达1320兆瓦,能够满足400万巴基斯坦家庭的用电需求。自启动以来,该电厂为巴国家电网生产了超过230亿千瓦时经济高效的电力,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位于信德省的卡西姆港燃煤电站装机容量同样达到1320兆瓦,依托卡西姆海港,该电站在帮助缓解能源短缺的同时,还为当地提高工业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塔尔煤田一体化燃煤电站利用当地开采的煤炭发电,有助于巴基斯坦减少对昂贵进口能源的依赖,对当地经济自主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阿克拉姆认为,在中巴经济走廊的积极推动下,巴基斯坦的能源供应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多个水电和太阳能项目的落地,使巴基斯坦的能源供应更加稳定、清洁、可持续。阿克拉姆列举了苏吉吉纳里水电站、卡洛特水电站等多个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他说,一大批世界顶尖的中国企业来到巴基斯坦,不仅推动了当地的能源产业建设,还为巴带来了开发绿色能源的先进生产技术。这些大型水电项目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将免费移交给巴方,这将极大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巴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绿色能源转型。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洁能源项目的综合发电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预计10年至12年后,核准电价将下降一半左右,这在减轻国民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刺激当地工业发展。此外,这些项目在建设和运营阶段为当地创造了数千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
除了能源项目本身,中巴经济走廊还在巴基斯坦的电力传输网络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巴基斯坦电力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由中企投资并运营的默拉直流输电项目是巴基斯坦首个高压直流输电项目,是巴能源基础设施中的一项革命性工程。”阿克拉姆说,“该项目的投入使用,使巴基斯坦国家电网的最高电压等级历史性达到660千伏,这不仅增强了巴基斯坦南北电力传输的能力,提高了巴国家电网的稳定性,减少了全国性停电的发生,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能源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阿克拉姆对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充满期待。他说,随着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深入合作,更多先进技术与经验得到交流,中巴经济走廊定将取得更加丰硕的发展成果。中国坚定的奉献精神照亮了中巴合作的道路,确保了各种项目的成功,加强了两国之间的友谊。中巴的友好伙伴关系将永远被珍惜,并激励两国人民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为巴基斯坦的能源发展创造更光明、更可持续的未来。
(本报伊斯兰堡12月7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尤铭)
作者:本报记者 尤铭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08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