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埃《消息报》总编辑伊斯兰·阿菲菲一席谈
作者:陈天喆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2日 |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4-12-12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消息报》是埃及国内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该报总编辑伊斯兰·阿菲菲日前在开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埃及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了成效显著的合作,中资企业承建的众多项目在埃及落地开花,为当地发展带来了实惠。阿菲菲期待埃中友好务实合作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阿菲菲表示,十多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埃中两国经贸合作规模和层次不断攀升,合作领域不仅深度覆盖经贸、建筑、能源、交通等传统领域,还逐步延伸到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
他向记者列举了近几年来令他印象深刻的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以及这些项目为埃及带来的改变。他表示,中国企业承建的非洲“地标”(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在沙漠中拔地而起,让埃及拥有了自己的亮丽“名片”。非洲首条电气化轻轨铁路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正式通车运营,为沿线近百万居民提供了出行便利。埃克萨迪亚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建成投运,缓解了埃及部分偏远地区的用电紧张。塞得东港和苏赫纳的新建集装箱码头建成运营,大幅提升了埃及港口货物吞吐能力,为苏伊士运河走廊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阿菲菲看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的“2030愿景”是高度契合的,两国间的合作可以说是无缝衔接。他认为,大批互惠共赢的合作项目能够在埃及开花结果,就是两国理念相通、携手发展的最好见证。
阿菲菲曾在20多年前去过一次中国,今年8月,他受邀出席了在重庆举办的“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时隔二十几年,中国的发展变化着实让他感到惊讶。他认为,中国实现飞跃发展的背后,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中国工业实力,这是中国能够撑起“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发展面貌的蝶变,阿菲菲很有感触。他对记者回忆说,如果在十几年前问埃及人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在今天,在开罗最繁华的街区,人们可以看到巨幅的海尔和海信电器的广告,埃及人口中的海尔和海信,已经成为可靠和耐用的代名词。埃及“低头族”们最喜欢的是中国的小米和OPPO手机,开罗街上跑得最多的也是中国品牌的汽车。
阿菲菲认为,小到手机、电脑以及各类家电,大到汽车、火车以及城市地标性建筑,“中国制造”早就摆脱了刻板印象,中国品牌备受全球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中埃两国在文化、教育、新闻、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十分活跃,双方在埃及举办了文化周、文物展、电影节、摄影展等丰富多样的人文活动,深受埃及民众喜爱。阿菲菲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他认为,埃及和中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拥有很多相似的文化特点,这是两国友谊长存长青的根基。得知今年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古埃及文明展”持续火热且收获了大批中国粉丝时,他感到非常高兴,期待未来两国的文化机构能够推出更多这样的活动。他还告诉记者,这次在上海的展览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古埃及文物出境展,也是埃及政府首次与中国官方博物馆开展这方面的合作,很有意义。
埃及和中国的亲密往来也推动了中文教育在埃及的发展,学习和热爱中文的埃及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阿菲菲的儿子。阿菲菲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就是中文专业毕业的,现在也在从事和中国相关的新闻工作。因为自己的儿子是受益者,所以他也很鼓励身边的年轻人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据悉,截至目前,埃及已经建成了23个中文系、3所孔子学院和4所孔子课堂,在这些地方学习的埃及学生多达5万人。埃及还在很多中学试点开设了中文教学课堂,中文教育已经实打实地走进了埃及的国民教育体系。对于中文教育在埃及的长足发展,阿菲菲感到很欣慰,他衷心希望埃中两国人民的真挚情谊可以代代传承下去。
今年5月,在中埃两国元首的共同见证下,两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阿菲菲认为,这是埃中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继往开来的起点,为两国间的务实合作和共同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谈及对未来的期待,阿菲菲表示,将中国的优势产能“本土化”,是埃及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比如空间技术,埃及在这方面有人才储备和硬件基础设施,有能力与中国开展联合技术研发,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帮助下把埃及打造成为辐射整个地区的航天工业大国。他认为,类似这样的合作模式还可进一步拓展到其他领域,从而助力埃及完善产业布局,解决就业难题、培养产业工人,使埃中“一带一路”合作成为“授人以渔”的典范。同时,绿色经济是埃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这方面,埃及的“2030愿景”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发展理念相一致。对于如何有效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技术经验值得埃及充分借鉴。
“一带一路”合作已经迎来了第二个十年,阿菲菲坚信,共建“一带一路”将为推动两国携手同行、并肩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本报开罗12月11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 陈天喆)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12月12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