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 > 邓小平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于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问题

作者:邓小平 |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 来源:《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关于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问题*

(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四日)

最近,我专门到广东、福建,跑了三个特区,还到宝钢看了看,有了点感性认识。今天找你们来谈谈特区的开放政策和怎样进一步开放的问题,请大家讨论一下。

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这次我到深圳一看,给我的印象是一片兴旺发达景象。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其中蛇口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五百万美元以下的开支可以自己作主。他们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深圳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幢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那里的施工队伍还是内地去的,效率高的原因是搞了承包制,赏罚分明。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有些投资项目现在可能赚不到什么钱,但从长远看有好处,会有收获。在深圳那里现在至少有两件事情可以搞,一个是建核电站,一个是吸引华侨投资办所大学。华侨在那里办大学,由他们聘请国外水平高的教授,从国外购买教学设备,这样可以给我们培养一批人才。特区搞好了,将来海上石油开发会有生意做。特区将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说明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厦门岛全部搞成特区,就能吸收一批华侨资金,不仅华侨,许多外国人也会来投资,这样就能把周围地区带动起来,为它服务,使整个福建省的经济活跃起来。厦门特区不叫自由港,但可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在国际上是有先例的。只要资金可以自由出入,外商、华侨就会来投资。我看这不会失败,肯定益处很大。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这样做,肯定是利多弊少。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中国发展经济应从何着手?有位日本朋友曾经提了两点建议:第一点,先要把交通、通讯搞起来,这是经济发展的起点。第二点,他建议我们实行高收入高消费的政策。这一点,在我们国家情况有所不同,现在没有条件实行高收入高消费的政策。但如果将来沿海的特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增加消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全国没有这个条件,可以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广东、福建等地回京后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的一部分。他在视察期间写了一些题词。在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在珠海的题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在厦门的题词是:“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在宝钢的题词是:“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来源:《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