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婀娜 |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2日 | 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24年第4期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一段时间以来,德国各界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关注,尤其聚焦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中欧合作前景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一、关于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是德国舆论关注的重点内容。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围绕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刊发了4篇专题文章,并组织开展了2次视频和2次音频讨论。该智库尤其关注民营经济的改革措施,认为中国会通过拓展投资渠道和减少市场限制来改善民营部门的发展环境。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克里斯蒂娜·赛德拉(Christina Sadeler)认为,全会发出的信号表明,中央政府希望改变国有企业和民营部门不可调和的局面。理想状态是,拥有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国有企业愈加强大,同时民营部门充满活力和弹性,而中国共产党在这两者当中都能发挥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勾勒的未来发展道路不仅对中国公民和商界至关重要,对在中国开展业务和同中国业务往来密切的外国公司也至关重要。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尼斯·格伦伯格(Nis Grünberg)重点关注全面深化改革对领导职能和机制作出的调整。他认为,自2013年以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成为推进改革的关键决策机构。该委员会展示了中国如何将党政机构融合为一个有机统一的行政体系。通过协调各相关部委的职能和政策,该委员会可以高效地审议议程并迅速形成实际政策。“更高层次的、更直接的自上而下的监督意味着,中国改变了过去零敲碎打和缺乏协调的官僚决策程序,能够迅速高效地实施重要的结构性改革。”
德国媒体更为关注的是此次全会所展现出的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决心。《德国经济周刊》的报道称,中国正在致力于寻求科技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推动国家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德国商报》的报道关注中国关于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全会推出大量改革举措会提振经济和社会气氛。《时代报》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和信心,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路线并非直线上升,这表明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深化改革,为推动新兴高科技产业的长远发展,宁愿以牺牲短期利益作为代价。
二、关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德国智库和媒体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对改革的重点领域有其独特的关注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社会结合自身需求的特殊关切,主要涉及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化、新质生产力、空间技术等议题。总体而言,在德国智库和媒体眼中,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对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整体形象。
在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化议题方面,德国颇具影响力的智库科学和政治基金会(SWP)认为,中国有机会推动人民币作为替代美元的“新兴市场货币”,中国“去美元化”的政策导向兼具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的因素。该机构亚洲研究小组的高级研究员汉斯·冈特·希尔珀特(Hanns Günther Hilpert)是“经济和技术转型”主题的联席负责人,他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发表了题为《中国货币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和数字化的挑战》的研究报告。他的研究结论包括:第一,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确保内部稳定,对外扩大自身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权力范围,重塑全球体系,使其与世界体系更加兼容;第二,中国长期、坚定地向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努力,推动金融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并逐步向外国投资者开放;第三,中国是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主要经济体,中国有雄心掌握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和支付交易的主动权。展望未来,中国通过货币政策改革,有可能重塑现有的国际银行资金清算系统。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一些德国媒体倾向于从中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欧洲带来挑战的角度进行解读。《青年世界报》发表题为《三中全会即将指明经济发展方向》的文章,聚焦三中全会上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法。文章指出,这一新提法表明,中国不应再从国外采购高科技产品,而应尽可能广泛地在国内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至少在一些尖端技术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优先于追求数量增长。唯有如此,中国才能避免经济发展长期受阻,陷入对外依赖。《法兰克福汇报》报道称,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一表述意味着,中国致力于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先进技术的研发,以尽可能地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并在与华盛顿的贸易战中保障自身利益。
在空间技术议题方面,德国智库科学和政治基金会在其近期发表的题为《世界政治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的探索》一文中指出,中国在太空领域具有领先世界的优势。中国正在赢得登月竞赛,而与此相比,欧洲未能积极参与太空规则的制定。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合作伙伴包括俄罗斯、匈牙利等国,而美国领导下的西方联盟将会出现分裂,欧洲被抛在了身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太空规则越来越多地由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制定。
三、关于中欧合作前景
《柏林日报》在全会召开期间刊发题为《中国对抗西方制裁的新经济计划——谁来保护我们?》的分析文章,着重探讨了中美贸易争端对中德、中欧关系的影响。文章指出,此次全会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召开的,惩罚性关税、贸易战和“脱钩”可能使美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流枯竭。一方面,中国不想再充当世界的工作台,而是想争取全球高科技主导地位。中国政府希望保护本国产业免受美国制裁,并实现自给自足。通过对建筑行业和大型互联网公司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引导资本进入正轨。另一方面,西方将自己封闭起来,而不是从相互贸易中获益。对中国微芯片产业的制裁阻碍了欧洲的发展。而事实上,欧洲企业依赖来自中国的产品。文章特别强调,美国最近掀起的惩罚性关税狂欢可能会给德国经济带来压力。对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蔚来和名爵来说,德国的销售市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中国政府反过来也征收关税,德国汽车业可能会遭受重创。
欧洲中国智库网络(ETNC)重点关注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中欧关系。该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于2023年3月首次提出的“降低与中国关系的风险”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整个欧洲大陆的理解。尽管欧盟委员会似乎已决定推进其针对中国的去风险议程,但一些成员国却持有不同意见,因此欧盟的这一决策可能会推迟实施。与第三方合作也遇到同样的问题。为使这一原则发挥作用,各成员国需要就投入的资源进行预算谈判。成员国普遍倾向于要求在欧盟层面采取更多行动,将风险控制在联盟层面,以便避免国家层面受到实施这一原则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总体而言,德国各界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关注,主要还是出于推动中德、中欧关系发展的需要,意欲通过展望中国的改革前景来预判中德、中欧关系的发展走向。当前,德国社会对中欧关系的看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方面,部分德国人认为,在中美冲突的背景之下,中欧双方围绕意识形态、经贸投资以及科技创新等议题的分歧正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德国人认为,德国为减少对中国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依赖,而追求供应来源的多样化策略存在缺陷,呼吁德国各界加大对中国的深入研究,客观看待中国的成功经验。德国社会存在的这种观点分歧在中德交往的各个领域均有所体现,此次德国智库和媒体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认知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当做好对德工作,加强双方沟通,增强互信,强调中欧经济的互补性是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的主要动力,防止泛安全化论调外溢到本应寻求聚合的经贸、科技和人文交流等领域。
[王婀娜: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本文原载《国外理论动态》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