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集锦 > 海外政要学人看中国 > 看中国媒体

俄媒:中国减排“万里长城”造福世界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09日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4月20日发表文章《中国万里长城拯救世界免受温室气体危害》,作者安东·恰布林。全文摘编如下:

中美将携手应对全球变暖。北京官方承担了切实降低温室效应的义务。这对俄罗斯而言是好事,因为中方承诺扩大天然气进口,包括液化天然气——这几乎算得上是最“绿色”的燃料。

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通过视频方式会见了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

两国重申将推进落实《巴黎协定》。这份文件规定,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考虑到本国能源结构,中国承担了十分重大的义务。该国每年消耗40多亿吨煤炭,约为全球消耗总量的一半。燃煤发电约占中国电力生产的三分之二。

美国拜登政府对《巴黎协定》的兴趣完全解释得通。现总统在就职后不到三个月便开始搞“气候外交”,彻底改变了前任特朗普的政策,后者对全球变暖问题持极度怀疑态度。

不过,尽管美国历任总统的相关政策摇摆不定,其他国家却朝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持续迈进。其中,中国提出了最雄心勃勃的目标,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年初,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首次运行覆盖2225家发电企业。第一个履约周期要求企业完成其2019年和2020年碳排放数据的报告及核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碳强度和其他变量来核算企业的免费配额。排放量超出免费配额的企业将必须在公开市场购买排放额度。这会给污染环境的企业造成很大财政负担。

中国在引入碳排放市场机制时,没有重犯欧洲人的许多错误。例如,给予电力公司过多优惠几乎抵消了改革的作用。

预计在能源改革的冲击下,“碳堡垒”将首先坍塌:落后低效的燃煤发电厂会被淘汰出市场。

未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还将把除电力外的其他行业纳入进来,包括化工、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航空等。

在建立碳排放市场的同时,中国也在发展替代能源。政府定出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

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规模的40%左右。到2025年,这个比例将超过50%。

到本世纪中叶,煤电在中国发电总量中占比将不足30%。同时,天然气发电厂数量应当增长,因为该能源被认为是最清洁环保的“绿色”燃料。

在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风力发电场,一辆汽车行驶在“风车森林”里。(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