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明伟 |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7日 | 来源:中国网2023-12-27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12月2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
中国共产党人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思考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设一个怎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重大课题。他们对这一课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留下的诸多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仍有重要启示。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党的领导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在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判断我们的言论和行动要有一些是非标准,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他强调,确定“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个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刻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印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是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过程中,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推进事业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是人民。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曾一再号召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以达到“大为发展,大为富、大为强”的目标,他坚定地说:“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这次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从“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五大方面,深刻阐明了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这一科学论断。他同时强调:“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些无不体现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坚定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
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就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同时,作为把中华民族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卓越代表,他强调继承和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遗产,并提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一系列重要方针。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创造性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命题。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前景,提出了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回答实践遇到的崭新课题,既以实践为基础推动理论创新,又以理论创新的成果引领实践创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但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在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和党的文献资料中,团结奋斗是关键内涵和关键词之一,他曾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才能创造出一个富强的国家”。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以只争朝夕、顽强奋斗的精神,以“拼命向前”的姿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奋勇前进。
(作者:杨明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