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8日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4-06-28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系统集成理论探索
顾海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整体布局和目标上看,这些年来,“三个进一步解放”有机结合、协同并进,丰富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系统集成理论,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注入强劲动力。
从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成这一系统集成理论的演进逻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成为近年来改革发展的显著标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促进社会生产力跃升,要求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涉及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及其关系重构,既是“三个进一步解放”的显著成就,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课题。
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构成这一系统集成理论的主导和主题。新发展理念发挥着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作用,事关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将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
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到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再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构成这一系统集成理论的过程特征和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引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产生,形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保障。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系统集成理论表明,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接续推进中,才能达成“三个进一步解放”的综合效能和整体势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只有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注重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内涵、把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深化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新发展中的枢纽作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系统集成理论的重要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
(作者系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稳预期是宏观经济治理关键
高培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这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国经济运行正在经历一系列极其深刻的变化。与以往不同,虽然同样表现为经济波动,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更多在于预期和信心变化。稳预期正在成为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头戏”,宏观经济治理的重心在向预期管理迁移。
预期管理和传统意义上的需求管理或供给管理虽然都是宏观经济治理的内容,但属于不同层面。从需求一侧或供给一侧管理,扩展到预期管理层面,意味着宏观经济治理的复杂性加大,相关工作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宏观经济治理如同医生用药,对症是关键。只有坚持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药到病除之效。倘若开错了药方,药不对症,则不仅治不好病,还极可能产生副作用。基于同样的道理,围绕稳预期的对策、举措选择也要讲究对症下药。不仅要分析什么样的对策、举措确实同预期、信心问题相关,确实有助于稳预期、强信心,而且要算清相关对策、举措实施的成本效益账,确认所获得的效益至少大于所付出的成本。
稳预期、强信心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支撑和支持,也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推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夯实体制机制基础,是稳预期、强信心的根本之道。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才能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加强预期引导、做好预期管理,还要充分考虑和关注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变化。既要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预期和信心的频繁变化是大概率事件,还要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对经济运行状况的关注度和敏感度不断提升。预期变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如何通过各种对策、举措应对预期和信心的变化,及时回应大众关切,引导并稳定社会预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宏观经济治理的成效。
总之,良好的社会预期是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基石。既要立足当前、着眼全局、谋划长远,准确把握预期管理与需求管理、供给管理的异同点,精准施策以稳定预期,还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推动预期稳定、信心提升,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以结构转型破解发展难题
刘 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从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提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都是根据新时代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呈现的新变化提出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发展的实质是结构的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实现以上目标,任务十分艰巨。这要求我们推动经济发展不仅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而且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难以实现这样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主要是优化经济结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等。通过创新驱动、效率提升来推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发展新质生产力与结构优化息息相关,也与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紧密相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为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供重要助力。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关键要优化结构。当前,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这不仅有经济发展总量上的差距,而且有发展结构上的差距。发达经济体为提高其竞争力,正在努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纷纷制定了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规划,积极抢占未来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种日趋白热化的竞争,实质上是产业结构上的竞争。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又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超前布局建设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
破解发展难题的核心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很多挑战和问题,都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无论是消费层面的数字鸿沟有所加大,还是生产层面新兴力量对传统的替代,都会带来产业结构、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乃至社会结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会带来结构上的变化,对制度变革、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是系统而深刻的。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用好改革这个重要法宝,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提升国内国际循环质量水平
王生升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我们要立足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科学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为夯实我国经济发展根基提供强大支撑。
一是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强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二是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必须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持续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要保证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实现有机衔接、循环流转,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针对性地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
四是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封闭导致落后,开放带来繁荣。从我国自身发展经验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能取得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奇迹离不开积极参与国际循环。实践证明,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是统一体,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作者系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何秀超
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世界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项政策出台,不管初衷多么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不断提高政策水平”“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提供了科学指引。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是协调整合资源、打好政策“组合拳”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有助于避免“合成谬误”和“分解谬误”,提升宏观调控水平;有助于精准传递政策信息,稳定和改善社会预期;有助于各类政策举措落地显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优势,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有助于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需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政策目标取向一致性。厘清政策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关联机制,设计科学合理、层次清晰的目标体系,找准宏观政策发力点和方向。二是增强短期政策和中长期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兼顾经济短期的周期性波动与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保障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三是增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确保不同经济政策导向各有侧重,落地实施环环相扣,放大组合效应。四是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增强全局观,坚持系统观念,善用“十个指头弹钢琴”,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形成系统集成效应。五是加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统筹,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持续提升评估工作的质量效率,创新完善评估方式方法,精准分析多项政策的叠加效应,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此外,还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增强政策取向一致性,避免地方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问题。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坚持系统观念推动经济发展
周 文
坚持系统观念是我们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我们要坚持从整体出发,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坚持用系统观念来认识发展环境、理解发展规律、规划发展方向。
全面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今天,无论是中国自身发展还是世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更好地看清问题、处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两个大局”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联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生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背景之下,且是后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也不能离开中国的发展,且对后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这意味着,做好经济工作,既要立足国内,又要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对我国的影响,保持战略定力,善于积极应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从整体出发把握经济发展。经济运行不能独立于政治、文化、社会等其他领域。推动经济发展,要妥善处理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之间的关系、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之间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系统解决经济总量平衡、供需适配、经济循环、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方面的问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还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拿出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系统推进经济发展。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面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高度耦合、不可分割,不能相互取代。新发展理念不是五大发展理念简单地相加,而是各个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无论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整个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要从整体上、内在联系中去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全面性、系统性,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
(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来源:《经济日报》2024年06月28日 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