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院推荐

张宏志:从理想到现实的跨越

——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性贡献

作者:张宏志 |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2日 |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2024-11-11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自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由理论探索进入实践阶段。100 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光荣与梦想、奋斗与牺牲、成功与失败、挫折与复兴。在这段跌宕起伏的历史中,邓小平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名字。邓小平领导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开了社会主义实践新途径,引领了世界发展新方向。在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世界性重大挫折的艰难时刻,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探索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进而扭转了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被动局面。我们完全可以说,是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是列宁使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实践,是毛泽东使社会主义由西方走到东方,是邓小平使社会主义由单一理论模式转化为丰富的实践探索,使之更加符合当代实际,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01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两大理论突破

邓小平之所以能够领导开创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关键在于突破了多年形成的思维定势,敢讲真话,敢走新路,使社会主义的探索之路历经山重水复的多年徘徊之后,迎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其中两大理论突破至关重要。

(一)邓小平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内在核心本质和外在表现形式,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固有思想藩篱,勇于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和当时某些客观需要,设计了一套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其中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包含了一些理想化的初步构想。应该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套模式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社会主义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阶段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而前期所取得的成就又使得苏联这套社会主义模式被神圣化,逐渐丧失了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等,被僵化地等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阻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上世纪后期,苏联模式的发展动力下降、后劲不足,西方国家借助于不断深化的经济全球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逐步陷入被动。这一时期,包括苏联自身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曾提出过一些改革设想,但也都未能在上述根本问题上取得突破,或者成效不显,或者不了了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也曾为超越苏联模式,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过艰辛曲折的探索。历史经验证明,要使社会主义事业打破发展瓶颈走上通往胜利之路,必须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邓小平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正处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普遍遇到困难,中国更是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挫折后急需找到一条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面临着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尖锐问题。当时的中国曾广泛参考了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考察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探索,逐步认识到在原有模式的框架下难以取得改革的根本性突破,中国必须跳出苏联模式,从追根溯源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探寻改革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中诞生的。苏东剧变的发生,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正是在这一探索中,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进而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样,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内在的核心本质与外在的具体实现形式区分开来,为在当代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打开了思路。这一论断事实上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真正抓住了社会主义的核心和精髓,明确了哪些必须坚持、哪些需要改革,破解了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单一模式、单一途径的迷思,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思想解放和理论突破。这一突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石,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思想原点。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一突破为世界各国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先河,使社会主义事业能够真正在不同国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终实现由理想到现实的跨越。

(二)邓小平成功解决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关系这一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世纪性课题,为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取得全面优势创造了条件

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关系的问题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这个问题不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公有制等问题都无法获得突破。虽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肯定经济规律的作用,历代社会主义建设者也曾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运用价值法则,但始终没能改变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道路等同起来的固有认识,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只能是小修小补,无法越雷池一步。

邓小平全面考察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得失,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在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础上,破除迷信,大胆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为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指明了方向。随着这一改革目标的明确,中国共产党先后提出了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思路,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深入,开启了中国数十年高速发展的历程,其规模和速度、持续性和稳定性为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实践,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使得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首次显示出全面而持久的优势。

综上所述,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而且使苏东剧变后陷入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光明前景,同时推动了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发展进程。邓小平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02邓小平历史性贡献的思想根源

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历史性贡献能够诞生于中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又有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对改革的坚定支持,也有中华文化的深厚积累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统,而邓小平个人的作用与上述因素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形成、发展的过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认为是取得理论突破的起点。然而,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又谈何容易。其中有两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邓小平发挥了引领作用。

(一)坚持人民立场,真正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衡量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有一个求是的标准,有一个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理所当然地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自己一切工作的标准。然而,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传统观念的束缚,要始终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要求共产党人时刻牢记理想信念,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及时调整前进的方向。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等根本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更是一个事关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决策,其挑战性、艰巨性不言而喻。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革命,也是革命者的自我革命,虽然没有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但绝不比前一次革命来得简单轻松。因为这是革我们头脑中已经落伍的传统观念的命,是革我们自己一手建造,曾经取得过显著成效,但现在已逐步陷入僵化的旧有模式的命,是一次壮士断腕、凤凰涅槃的革命,是在痛苦的自我否定基础上赢得未来和新生的革命。古往今来,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难,简单否定过去容易,在坚持正确、纠正错误的基础上超越自我难。其他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之所以失败就是没能闯过这一关。值得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庆幸的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审视自我,以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不回避自身失误,不动摇理想信念,不怕重新探索前进方向,不畏走前人未走过的道路,终于在艰难险阻中杀出了一条血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事业找到了新方向。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自己一切工作的标准。唯其如此,才能不因环境压力退缩,不受既得利益羁绊,勇于迎接一切挑战。邓小平曾满怀深情地表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和同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自青年时期就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投身革命,为实现这一目标,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可以不惧生死、浴血奋战,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他们也能够不怕风险、不计得失,毅然打碎旧模式,再创一片新天地。正是由于有了坚定的人民立场,邓小平能够打破教条,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敢于承认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事实上不够格,从而能够超越历史上的具体功过是非,从深层次入手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开创出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邓小平的思想和实践表明,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是要有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

中国共产党在争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斗争中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而从不背离人民利益去教条主义地空谈远大理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目标与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结合起来,把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凡是我们的政策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契合,我们的事业就向前发展,否则就会遭遇挫折。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必然会在中国共产党的决策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是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出发的,这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重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但也决不搞无原则的机会主义,不搞实用主义的权宜之计。邓小平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始终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制度。他正确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和毛泽东的历史功过,坚持正确,修正错误,确保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未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他在晚年还曾特别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就在于“四个坚持”。这就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指明,确保市场经济始终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在于以其制度的优越性抑制两极分化,抵御内外部各种风险,实现最大多数人利益与最广泛的各社会阶层利益的统一,实现人民群众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能够超越世界上搞市场经济的其他众多发展中国家,其原因就在于此。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证明,坚定站在人民立场上,真正践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真正践行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始终做到实事求是的思想根源。

(二)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调整自己的方针政策,始终保持历史主动

时代在发展变化,实事求是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只有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才能够防止固步自封,陷入过去的辉煌中不能自拔。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之所以难以突破,也与其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过去密切相关。正是在这一模式下,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担当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力军,并在战后一跃成为与美国并立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可以说,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苏联模式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顺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这种成功掩盖了其内在的问题,随着长时期和平建设年代的到来,其经济效益低、人民生活改善慢、公平效率兼顾差、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相背离等问题不断暴露。而苏联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到时代的变化,长期固守过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沉迷与美国的冷战争霸,逐步陷入军备竞赛的泥潭,直至最终被拖垮。

与苏联固守历史旧经验的做法不同,邓小平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特别是 20世纪 80年代后冷战中出现的僵持局面,判断和平的力量超过战争的力量,世界大战短时期打不起来,明确提出搞好经济建设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基础,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历史任务就是搞现代化建设。随后他又进一步大胆突破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论述,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科学结论,从而把社会主义国家与霸权主义的斗争从时刻准备打仗转移到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长期竞争方面,也由此抓住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机会之窗。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奋斗历史证明,坚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思想活力,积极发挥历史主动,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始终做到实事求是的正确方法。

03邓小平社会主义实践道路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而时代的发展变化又再次向我们提出新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新时代。

当今时代又一次处于巨大的变革时期,回顾邓小平在历史转折关头的艰辛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当年邓小平等老一代革命家擘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时,无法预料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进展。在改革开放 4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已前所未有地接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如何在不远的将来“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成为了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必须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这些重大问题。在邓小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新定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式现代化重新定义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的定义可以说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定义的发展和升华。这种中国式现代化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的现代化,也是符合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现代化,从而也就把社会主义从当下推向了未来,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同样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点上,以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为根本目的,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向了历史新高度。针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复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针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我们要主动应变,积极求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要求全党勇于自我革命,排除一切消极因素,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些论述既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是其创新发展,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内涵新高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只要我们始终做到这“六个必须坚持”,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将开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再次蓬勃发展的新纪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邓小平展望未来的两段话激励我们接续奋斗:一是“到下个世纪五十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二是“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已经验证了邓小平的展望,历史的“大变化”正在加速到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逐步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未来已然展现在我们面前,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贡献也将更加清晰地镌刻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之上。

作者:张宏志,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副部长级)、编审

来源:《党的文献》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