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院推荐

许先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任务及实施路径

作者:许先春 |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30日 |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2024-11-29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摘要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对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首要的、根本的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中之重是打造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基础工程是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创造人才健康成长环境;重要抓手是通过完善“揭榜挂帅”“赛马”等竞争机制,探索形成赋权形式、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激励制度,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更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战略任务及实施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部署。这是继党的二十大确定“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后,作出的进一步战略深化与重大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全局的重要位置进行系统谋划,推出《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在中国特色人才制度建设、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人才活力释放等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努力,我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发展红利加快释放。国家统计局2023年度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口总规模14亿多,劳动年龄人口为8.6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05年,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超2.5亿人,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14.1%。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程度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人才规模、质量、结构乃至创新成效上的差距还比较大,建成人才强国的任务仍然艰巨。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大任务、应对国际科技与人才激烈竞争和挑战,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问题。我们按照《决定》要求,坚持守正创新,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期,国际上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战略博弈空前激烈,人才领域的赛道和竞争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之举。

第一,这是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决定》指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战略部署。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深化对教育发展规律、科技创新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研究和制定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改革发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有效推动三者深度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共同任务和焦点所在,是三者有效联动、良性循环的耦合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培养、使用、流动、引进、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人才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第二,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就包括“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是在改革中不断推进、靠改革开辟前景的。新时代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科技人才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重点领域,三者既相互依托又相互支撑,既深刻交织又深刻影响,构成辩证统一的整体。我们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力度,使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第三,这是提高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有效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抉择。在社会各种资源中,人才是国家发展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一个执政党能不能巩固执政地位,关键要看能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和用好大批优秀人才。我国很多重要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庞大的人力资源是我国最大的、可持续开发的资源优势。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关系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和执政使命。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强化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着眼于创新创造育才聚才用才,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持续打造发展“新引擎”和动力“倍增器”,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

第四,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当前,新质生产力以不可阻挡之势破茧而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式,成为重组创新要素和资源、重塑经济结构和产业形态、重构国家竞争和全球治理格局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突破而催生,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质上就是打破技术、人才等核心要素的传统配置模式,实施创新性优化组合,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强发展内生动能。这就要求我们捕捉创新前沿动态,挖掘人才资源优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助推生产力实现质的跃升,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轨道、新空间。

第五,这是应对国际人才竞争、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创新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国际流动日益频繁,人才争夺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谁能培养和吸引到一流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胜出;谁失去了人才,谁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落败。历史经验表明,以人才引领发展在国家实现赶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纵观现代国家发展的轨迹,那些选择人才资本积累优先的国家,较之于选择物力资本积累优先的国家,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发展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同时,只有不断凝聚优秀人才,坚持自主创新,才能持续领跑,夯实竞争优势。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大量招揽高水平人才,力图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

第六,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近年来,美西方国家频频对我国“筑墙设垒”,实施“脱钩断链”“长臂管辖”战术,编织科技铁幕,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打压我国科技创新。如果防范不及时、应对不力,极有可能由科技风险演化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风险,甚至会迟滞或中断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只有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才能真正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有机统一。

二、坚持和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首要的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推动人才事业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一)党管人才的内涵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管人才就是党要领导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着力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这深刻阐明了党管人才原则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和方法路径。

坚持党管人才,首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各类人才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确保人才事业始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加大团结凝聚、教育引导、联系服务、表彰奖励和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广大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结合各类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做好教育培训、国情研修等工作,增强各类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激励他们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党管人才,概括地讲,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管工程。管宏观,就是把握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大方向,制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人才强国战略布局,加强对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管政策,就是充分发挥重大人才政策的导向作用,组织力量牵头研究事关人才工作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政策,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争激励等政策举措。管协调,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人才工作,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共同参与的整体合力。管服务,就是充分了解人才的愿望和需求,完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干事创业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管工程,就是以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注重发挥重大人才工程对人才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抓好重大人才工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资源整合,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质增效。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决不是要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代替有关职能部门抓人才工作,而是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需要准确把握各类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增强各项决策和工作的科学性,杜绝工作上的主观随意性;需要在加强人才宏观治理和综合协调的基础上,坚持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把人才资源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需要坚持依法治理,努力提升人才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人才工作迈上法治化轨道。

(二)统筹谋划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

我国人才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把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到人才事业全过程各方面。

第一,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要求我们构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一是充分发挥党委统揽人才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增强抓“第一资源”的使命感责任感,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科学制定人才工作的任务措施。二是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党委组织部门在党委领导下,当好参谋、融合资源,抓好战略研究、规划制定、政策统筹、人才培养等工作,统筹推进人才工作重大举措。三是大力促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党委宣传部门以及教育、科技、人社等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共同推动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四是切实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立足实际、突出重点,自觉做好本单位人才培养使用工作,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五是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引导和支持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工作,形成合力。

第二,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总的要求是:健全科学决策机制,优化分工协作机制,完善沟通交流机制,强化督促落实机制,实现人才工作各环节联动集成、协同高效。一是各级党委要树立全局观和大局观,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认真掌握、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全方位提高新时代人才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党委联系专家、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人才等制度,以满腔热情为人才服务,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善于同各方面人才加强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增强亲和力,做专家的贴心人、知心人。三是完善和落实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不断改进考核办法,合理运用考核结果,以考核传导压力,以压力推动落实。

三、建设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引领创新发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善于打硬仗大仗胜仗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肩负国家战略使命、支撑建成人才强国、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人才“国家队”和“王牌军”。建设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国际竞争表面上看是国家经济、科技、军事等实力的比拼,最终比拼的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大国博弈的种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战略人才力量的比拼和较量。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极为重视和高强度稳定支持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聚力实施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从国际格局演变看,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的智力源泉,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

推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必须着眼于使命任务、运行结构和功能作用进行全局性谋划,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承载国家意志。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不是单一依靠自由探索式的人才组织模式,而是以实现国家使命任务为己任,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体系化特征。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领导、组织和实施体系中,国家是创新创造活动的组织者。国家对创新要素、创新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将其匹配给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确保国家重大项目高效完成。二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依托国家战略任务,致力于解决涉及国家发展和安全、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是以攻关攻坚任务为纽带深度融合的人才力量,具有建制化特征。三是注重协同创新。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不是各自为战、各行其是,而是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创新人才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实施有组织创新、协同创新,着力形成各尽所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创新发展合力,具有协同化特征。四是强化示范引领。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有助于引领带动国家创新体系中各创新主体、创新单元竞相开展创新创造,从而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布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五是塑造制胜优势。衡量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做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成果、大贡献,塑造国家竞争优势,在维护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时刻召之能战、战之则胜,充分展现力敌千钧、一举定乾坤的“刹手锏”威力。

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使命任务,强调:“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这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提法正式出现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丰富了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内涵和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要“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

(一)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

战略科学家是国之帅才、科学帅才,在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发挥着顶层决定性、全局指导性、根本引领性的作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承担着明大势、指方向、擘蓝图、谋战略的重要使命。当前,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重大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频频涌现,更加凸显了战略科学家的极端重要性。对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我国来说,战略科学家极为稀缺。当年搞“两弹一星”,我们虽然物质极端匮乏,但有像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那样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战略科学家的鲜明特征主要包括:视野开阔,具有超强的前瞻性判断力;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具有超强的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经验丰富,具有准确识别并有效解决前沿问题的科技攻关能力;科学素养深厚,具有超强的跨学科理解能力。成长为战略科学家,需要有党和国家的长期培养,更离不开本人的科技探索,决非一日一夕之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科学家从哪里来?归根到底要从科技创新主战场中涌现出来,从科技创新主力军中成长起来。”培养、遴选和使用战略科学家,一是注重实践培养,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善于统观全局、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二是注重综合培养,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思维、综合能力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三是注重动态培养,努力打造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和后备力量;四是注重专向培养,锚定战略必争领域、重要前沿领域和短板薄弱环节大力培养战略科学家。

(二)打造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科技领军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中坚骨干,在人才发展体系中发挥着挑大梁、带队伍的重要作用。随着创新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科研攻关的系统性、科技创新的协同性日益增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在科研活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已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都围绕拥有更多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展开激烈竞争。我国科技人才总量不少,但高层次领军人才、尖子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仍然十分紧缺。面向未来,我国要把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努力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为此,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二是突出重点,依托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协同攻关,尤其是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科技型骨干型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上下游企业参与、“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三是统筹协调,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跨单位、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构筑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培育大成果。四是特殊支持,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配套相应的人才梯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量身定制务实高效的服务模式,为他们配备最优的科研资源。

(三)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最富创造潜力的生力军。尽管我国在青年人才培养支持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青年人才的发展道路依然不够顺畅,一些青年人才处于缺资源、缺平台、缺项目、缺帮扶的状况,存在领衔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等问题,非科研负担重,生活压力大。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是建成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当前,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领衔担纲当主角,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原创、前沿、交叉科学问题研究。二是优化支持方式,稳步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规模,制定实施更有利于经费使用的“包干制”等政策举措,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计划要向青年人才倾斜。三是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制定符合青年科技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勇于创新的良好激励机制,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待遇水平,保障好青年科技人才住房、医疗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让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四)着力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我国是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许多产业的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脱节、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工程知识积累不够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制造业做强做优做大、向高端迈进的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事业的整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培养科技人员解决当代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力,兼顾专业知识的深化、学术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扩展;要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快布局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分量,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深化工程教育改革,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双导师制”,将科技人员、学生完成企业特定研究课题和项目作为研究、学业的重要内容。完善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流动机制,确保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和供给方面保持持续深入的对话与合作,共同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打造“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体系。

我国具有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这是我们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和底气。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与卓越工程师一样,都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要在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基础上,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聚焦重点产业链,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构建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产业工人不断精进技能,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宏大产业工人大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个重中之重,坚持高端引领、系统观念、点面结合,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统筹开发利用各方面人才资源,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的平台。结合我国实际,还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培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专门人才是推动专门领域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人才配置结构与产业优化升级不够匹配,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公共服务、涉外经贸人才紧缺程度严重。因此,必须适应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要制定个性化、定制化培养方案,下大气力加快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国际商务等经济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下大气力加快生命健康、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使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要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各种体制人才的需求,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门类、不同职业人才的协调发展。

二是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需资源。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壮大我国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围绕抢占未来科学技术制高点,想方设法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海外高层次人才,也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舞台。要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继续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建立健全统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和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制定实施相关特殊政策;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人才方面既抓紧在全球布局争夺人才资源,又对我国引进科技和人才进行遏制打压。针对这一动向,我们需要制定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引才政策,加强引才安全保护,提高海外引才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安全性。

四、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和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人才的创新活力要充分激发出来,就必须在人才培养、使用、服务、支持上下更大功夫,改进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为人才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这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础工程。

(一)改进人才培养机制

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人才培养是造就创新驱动发展生力军的源头活水。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优势,但这一优势目前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强国富民的人才优势。特别是与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我国仍然存在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培养模式僵化单一、培养结构与需求脱节、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文化培育不足、青年人才和有特长的专门人才培养发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我国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把握人才成长规律,着力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第一,打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大规模涌现的自主培养模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于民族复兴关键时期,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满足这样庞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把人才工作的基点建立在自己培养上,着力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人才培养开发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核心是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一是注重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二是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和探究性学习,重视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完善“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的科教协同育人模式。

第二,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人才培养结构与科技前沿发展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够适应。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现代农业科技类人才,第二产业工程技术、研发设计和现代装备制造类人才,第三产业旅游、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类人才等,都呈稀缺状态。而从行业结构看,传统制造业和建筑业等行业人才数量较多,节能环保、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相对不足。因此,一是建立人才需求信息监测机制,采取信息化手段对人才需求进行精准预测,对人才发展进行动态评估,确保人才供需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均衡;二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布局,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开发规划,加快培育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引领未来科技和新兴产业的高精尖人才;三是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导向,加快建立与国家战略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动态调控机制,特别是要深化科教融汇、联动贯通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在职学习、学生见习、联合培养等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更加贴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需求。

(二)完善人才使用机制

人才使用是发挥人才作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需求,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三个更加”深刻阐明了用好人才的思路方法,既着眼于吸引人才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将中国发展机遇开放给各方面优秀人才,彰显了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实施“三个更加”,目的在于打造群英荟萃的强磁场、拴心留人的好环境,让人才受尊重、得重用、有保障,形成近悦远来的良好局面。我们要下大力气选好用好人才,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不断完善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

第一,全方位用好用活人才。一是以更加积极的举措发现人才。国际人才竞争变得越发激烈,日趋白热化,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有效举措。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加紧密地融入全球化潮流,就必须充分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和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更加及时精准有效地发现人才。二是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使用人才。信息、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流动,为创新创造注入了强劲不绝的动力。蕴含信息、知识、技术于一身的人才资源取代土地、资本而成为第一生产要素。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物质资本积累的贡献率不到30%,而知识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则创造了70%以上的贡献。我们要以更开放的胸怀气度使用人才,着力完善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软环境”,让他们大显身手、各展其长。三是以更加有效的政策保障人才。既要充分把握人才成长创新的规律,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全周期关心爱护人才,同时又要在适当的时候特别是人才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敏锐的“科研黄金期”“创新旺盛期”给予最充分的保障,促进人才加速成长、放手创造。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在服务、支持、激励、保障上下更大功夫,真正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努力把人才的才华和能量充分激发释放出来,让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第二,创新人才顺畅流动机制。经济基础好、科研区位优势明显、教育资源富集、创新生态优良、薪酬待遇高的地区,往往容易吸引人才,成为高素质人才流入区、集聚区。针对我国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的现状,以及人才流动不平衡叠加人才流动不顺畅的实际,亟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岗位匹配程度、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等综合条件,合理设置并不断调整优化户籍制度,改善人事档案服务,为人才有序流动提供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等重大举措。在实际工作中,要紧盯关键环节,注重解决实际难题,稳步提升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医保结算、外地户籍(外籍)子女入学等便利化程度,为人才有序流动创造便利条件。要加大中西部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中西部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深化中西部人才交流协作,促进我国人才区域合理布局。

(三)健全人才发展治理体系

人才发展治理是一门科学。从人才发展管理到人才发展治理,虽仅一字之差,但理念迥异。人才发展治理,是以治理的视野、思路、方法来推进人才事业,体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注重的是辩证施策、综合施策、整体施策。人才发展治理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努力、多举措并行。向用人主体授权和积极为人才松绑,是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必须遵循的大原则、大方向。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强调的是持续深化人才事业发展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有利于激发人才创造力的治理模式。怎样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单位处在第一线,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一些部门“官本位”思想严重,固守行政化的传统思维,习惯于把人才培养使用权全部都抓在手上,舍不得下放给用人单位。一些用人单位往往感到培养、引才、用才的权利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事无巨细都要向上级部门层层请示报批,导致效率低下。向用人主体授权,是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必然要求。关键是要立足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做到真授权、授真权、授到位。用人单位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明确培养、引才、用才的权限,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确保下放的权限接稳接住、用好用足。要强化监督检查,对于用不好授权、履责不到位的用人单位,必须严肃追责。

人才发展治理要讲究辩证法,如果一味管得太死,必然会暮气沉沉、失去活力。当务之急,就是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改革完善旧有的人才管理制度,加大服务、支持、保障力度,制定实施为人才松绑减负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真正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由于历史的复杂的原因,科研经费管理成为人才发展治理的堵点卡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先后制定出台了提升科研绩效、推进成果转化、优化分配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比如《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等,强调要优化科研经费管理,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简化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结题财务管理等举措,有效破除了科研经费管理过细过死、预算编制繁琐、使用及报销繁杂等弊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完善中央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等等。这些都是赋予科研人员以更大的项目和经费管理自主权的硬招实招,为人才松绑减负,把人才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我们要秉持让人才静心搞研究、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的理念,持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着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激发科研人员潜心创新、全力攻关。

五、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必须补短板、强弱项,把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作为重要抓手,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生态。

(一)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促进人才脱颖而出是关系人才事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对这个问题,除在供给侧发力、加强人才培养使用外,还要在需求侧发力、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长期以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主要采取组织专家编制指南、公开发布、竞争择优或定向委托的方式遴选承担团队,实践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面对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态势,过去沿用多年的一些传统“选帅”方法暴露出考核评价不科学、投入绩效不高等弊端,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有鉴于此,必须大力深化科技项目管理改革,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项目的创新供给能力。

近年来,我们在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榜”就是国家、社会或企业的客观需求,“帅”就是能够解决问题或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揭榜挂帅”体现了鲜明的需求导向,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大大提高了科技创新的精准性、时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很多“揭榜挂帅”的案例,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我们可以在借鉴吸收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有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揭榜挂帅”制度。“赛马”制度强调的是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以赛场实际成绩为评价标准,变伯乐“相马”为赛马,能有效消除“相马”过程中的主观性,确保“好马用在赛场上”,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形象地说,就是能者上、智者上,从而让能者脱颖而出、使人才才尽其用。

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目的就是要建立既体现国家战略需求又符合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新制度。相较于以往科研组织管理方式,“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具有需求明确、导向清晰、重在实绩、参与面广、效率更高、优中选优等优势。“揭榜挂帅”“赛马”制度既突出科研项目的刚性目标,从问题和需求出发引导科研攻关,同时又注重以结果和成效评价科研活动,破除了常规的“选帅”机制,科学合理、公开公平确定“揭榜者”、中标者。“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变科技项目“委派制”为“揭榜制”,实质上是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竞争机制为手段,以解决问题见成效为衡量标准,通过“选帅”“用马”的方式激发创新活力的一种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其特点是坚持竞争、实绩、激励并重,唯才是举、唯才是用,让有才者有位、有位者有得,从而形成竞争、实绩、激励的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落实“揭榜挂帅”、“赛马”制度,一是从国家紧迫需要和长远发展出发,聚集产业发展短板、战略必争领域、民生重大需求领域凝练任务,建立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二是建立以需求为牵引、以能够解决问题为评价标准的新机制。坚决打破繁文缛节、条条框框,破除科研“小圈子”和论资排辈,以更加开放的方式选拔有能力、有担当的团队承担任务。三是坚持分类施策,改革完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给予“揭榜者”充分信任和授权,明确目标责任、强化问责考核,用好激励和奖惩机制,建立权责统一、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

(二)强化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

在人才的激励机制上,有的地方、部门和用人单位还存有一些陈腐观念和保守现象。比如有的厚此薄彼,在科研资源配置上大搞优亲厚友、论资排辈;有的机械僵化,限定科研项目“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还有的“重物轻人”,在人才支持保障上刻薄犹疑;等等。这些都让人才无法得到必要的激励支持,甚至错过成长或创新的黄金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科研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名就是荣誉,利就是现实的物质利益回报,其中拥有产权是最大激励。”他还强调:“要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在科研人员中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等举措。这些都是引领性的改革,对于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人员职务发明的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典型的突出特征,就是科研人员于在岗状态下或执行单位指派任务或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开展创造性活动形成了发明成果。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集聚了大量科研人员,是职务发明和专利数量最集中的地方,但一直以来存在发明技术质量不高、成果更新慢、应用转化率低、应用转化周期长等现象。这些现象背后,有其深层的体制机制原因,说到底就是缺乏激励相容的权属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如何科学界定职务发明的权属关系,如何分享职务发明成果,已成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一个绕不过、避不开的棘手难题。这涉及尊重知识、尊重创新能否贯彻落实,科研人员在创新活动中能不能得到合理回报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亟须给出答案,提供解决方案。

科研人员分享职务发明成果权益适应了创新时代要素稀缺性的重大变化,充分体现了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进行创造是科技发明的关键因素,创新劳动就应该在科技成果产权和收益分享中拥有显著份额。科研人员处在科研一线,对技术、市场、产品最了解,最具识别和利用科研成果潜在价值的能力。让科研人员分享发明成果权益,实质上是让其全程深度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必将大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近年来,我国在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形成赋权形式、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制度,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构建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使科研人员收入与对成果转化的实际贡献相匹配。要深化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更有力激发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要不断健全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荣誉表彰体系,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评价是国家发现、培养、选拔、使用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是激励人才干事创业、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导向机制。一方面,国家通过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并形成了人才引领发展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对人才价值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能有力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评价体系具有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评价标准决定科研导向和学术成果。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对人才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复杂原因,人才评价制度还存在着短板和不足,人才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评价标准不科学、分类评价不足、指标僵化绝对等问题。在多数评价指标中,论文数量、专利数量、获奖层级等量化指标占比较大,重职称轻实绩、重学历轻能力等情况非常突出。一些领域论文数量多,但原创性少、“跟班式”研究多。一些部门申报专利数量多,但质量差、市场接受程度低。在“以论文论英雄”“论文通吃”的形势下,一些应用研究做得好的技术类人才由于论文少而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一些地方和部门简单地将人才“帽子”作为引进人才的主要依据,甚至催生了人才“帽子”满天飞、“以‘帽’取人”“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等现象,使人才供给和需求错配、人才结构失衡。有的地方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有的考核手段单一、方法简单,有时甚至流于形式走过场。凡此种种,破坏了学术生态,滋长了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等不良风气,不利于人才潜心研究,也严重影响到科技创新的成效。这些顽瘴痼疾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育领域的“五唯”,即“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科技领域的“四唯”,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本质上是教育、科技功利化、短期化倾向在作祟。

为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把人才从不科学、不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中解放出来,坚持按照实际能力和工作成效进行分类评价,鼓励人才在不同领域和岗位作出贡献,营造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良好生态。总的要求是:坚持“破四唯”“破五唯”和“立新标”相结合,不断优化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关键是要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突出人才的思想品德、科学精神、工作实绩,注重创新成果的质量、价值、贡献,坚决克服功利化、短期化倾向。在评价过程中,要加强针对性,按照岗位特点、学科特色、研究性质等分类设置人才评价标准,有效发挥同行、用户、市场、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评价作用,充分反映成果的原创性、科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在实际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为“帽子热”等不良倾向降温,持续整治滥发“帽子”“牌子”之风,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及脚注(略)

(作者:许先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信息资料馆馆长、研究员,哲学博士)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