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明伟 |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2日 | 来源:理论网-学习时报 2024-08-02 | 字体放大 | 字体缩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总论”里明确提出“三个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既体现了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又体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法论原则,突出反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划时代意义上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是长期改革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深化了党对改革问题的理论认识。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是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始终沿着系统化和集成化方向一步步向前推进。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就从系统思维角度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改革要通过试点、一个一个领域逐步推开。随着改革的深入,面对经济体制中严重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的思路,要求“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一些具体领域的改革进入新征程、深水区,“各自为战”式的改革已难以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善于从众多个别经验中发现一般共性,从一般共性中提炼出普遍适用的规律性做法,将其及时上升为整体性制度规范。因此,改革理论上的系统集成,也随着实践探索上的划时代变化而产生。
系统集成,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观念、辩证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内在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是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系统思维的辩证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涉及全过程各方面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运用好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由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由一个领域试点到多个领域展开,每走一步都涉及系统性变化。全面深化改革不可避免地触及深层次社会关系和利益矛盾,牵动既有利益格局变化,重大改革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从局部摸着石头过河,到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既符合中国国情并富有中国特色,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充分体现了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体现了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与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系统集成是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的重要法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要运用好这个法宝,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研究和思考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必须科学认识改革的本质要求、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系统集成,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是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面对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现实,面对进一步深化系统性改革的客观要求和繁重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改革举措,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原创性和历史性上把我们党的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大大地推进了一步。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深刻总结了新时代推动系统性和整体性改革的经验,充分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上的鲜明特色,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以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能更好地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也就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更加注重突出重点
掌握和运用好方法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准确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紧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次全会深入分析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众多复杂矛盾和问题,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善于抓重点、抓关键,注意区分轻重缓急。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体推进改革中要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起来。在两点论上,强调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的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在重点论上,强调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整齐划一,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把握改革重点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我们党从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心任务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其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依然是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利于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和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提升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突出重点首先必须抓好经济体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每一个时期根据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不同又有一定的侧重点,这就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先从农村进行突破后又以城市为重点、再逐步推动各项改革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的道理。抓住改革的重点,就能够赢得改革的主动权;更加注重突出改革重点,就能够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力和带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前提下,还要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增强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科技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找准改革着眼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入解决难题,紧盯并坚决“啃硬骨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改革的力度,就要“啃硬骨头”,这是党的二十大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出的明确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就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着眼点,全会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使命担当对解决重点领域的改革难题或“硬骨头”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抓住这些难题或“硬骨头”,也就真正抓住了重点,回应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确定了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等等。这些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都包含着我们要啃的“硬骨头”。在每个领域或环节中,都有一些突出问题,也是改革的重点和着眼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我们党领导人民干事创业,历来主张“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强调要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涉及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每一条都有实的内容,需要形成可操作性的具体落实方案。《决定》最后特别提出“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进一步弘扬了我们党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精神,而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推动建立了一系列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良性互动机制,目的就是要真正打通思想认识、体制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堵点,扎实推进改革。
注重实效,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真正解决现实问题,把认识过程中的问题导向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我们通过改革已经建立的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并随着实践发展不断发展。过去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新出现的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改革的办法来进一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把认识过程中的问题导向,随时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效果导向,随时回答和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改革实效。
检验实绩实效的最终标准,就是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而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效果满意不满意、赞同不赞同、高兴不高兴,关键看是否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只有改革真正顺应人民期待、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实践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实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就是老百姓时时关心和期盼的问题,这样的改革才有真正的实效。《决定》强调的更加注重改革实效,突出地反映在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上,所有改革举措完全彻底地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主体的改革立场。只有把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改革参与者、推动者、建设者和获益者,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洪流。
《决定》提出的“三个更加注重”,深化了我们党对改革问题的理论认识,必将推动全体人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探索;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上有着重大的理论突破,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起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推动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研究员)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08月02日 第A1版)